陕北历史 - 史料 - 黄土文化概说
黄土文化概说

史料     加入时间:2010/12/5 19:44:05     

人类的历史,说到底是一部民族同化史。

中国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总在不断地同化,又在同化中顽强地显示着个自的特性。黄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独具个性的文化体系。

一、黄土文化的概念

何谓“黄土文化”?简单地说,黄土文化由“黄土地”这个习惯性称谓而得名。黄土地,本来是对黄河北部整个黄土高原的一个代称,然而这个区域太广阔了,包括多个省区、多个民族,文化形态当然不尽相同了。那么,“黄土地”是对何而言的呢?按照人们一般的概念,黄土地专指黄土高原西部这一特定的区域而言。这个区域,以陕北为中心,包括与之相接的晋西北山区、内蒙河套南部以及甘肃、宁夏靠近陕北的地区。

这个特定的区域,我们权且称之为“陕北一带”。

这也是黄土文化特定区域范围。

人们之所以将这个区域从黄土高原的地理范围中分离出来,将它作为一个特定区域来看待,仍出于文化方面的思考。在长期的文化演变过程中,黄土高原的大多地方,其文化形态或稳定于某一模式,或完全被同化,至今已少有变异、少有特点。比如黄土高原北部靠近蒙古草原的地区,已基本为畜牧文化(或称草原文化),而黄土高原东部及南部,则早已被中原文化(或称农耕文化)所同化。陕北高原一带却不然。它历史上是一个对外相对封闭而内部结构紧密的区域。它北连鄂尔多斯草原,南接八百里秦川;东面,是人口密集的晋中平原,西面,又是人烟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这块南北和东西走向均在一千公里左右的黄土地,虽然处于关中、晋中、草原、河套几个大的地理构架的中心,却又恰巧独立于外界,成为一个“四不沾”的地方。过去,除战争需要和戍边而外,外界很少涉入此地。从内部来看,几千年来形成的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传统生活方式,又使它产生了极大的内聚力,继而增强了这个地域的独立性。千百年来,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自然环境中,其经济方式、交通方式、居住方式、饮食习惯等风俗均大体相同,连语言都基本相似;天灾、人祸所造成的也往往是他们共同的命运。这多方面的共性,既增强了这块土地的有机性和统一性,也增强了它的独立性,由此逐渐形成了它自己的文化模式。

黄土文化本属于地域性文化,但由于它具有以上所说的独立性、特殊性和典型性特点,使得黄土文化大大超出了地域的范畴,从而具有了涵盖与探示民族传统文化特质的价值与功能。

二、黄土地的早期文化

从世界人类史来看,早期人类的生活基地并不在平原地区,而多集中于高原山区。其原因很简单:一是便于采集,便于狩猎,便于栖身;一是便于逃避其他兽类的攻击,便于生存。

陕北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上游的腹地,是中国大地上原始人类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先后在这里出土的古人类化石“河套人”、“黄龙人”和多种打制石器证实了这一点。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陕北黄土地的自然环境为我们的先民们提供了更为优越的生存条件。现在这里已发现的新石器时期遗址就有三千余处。我们的祖先在这里靠采集和狩猎过活,茂密的森林和温暖和气候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之地。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由狩猎发展出了畜牧,由采集发展出了农业。畜物业是对猎物的一种储存再生方式,而农业又是对采集物数量的一种人工强化。时至六七千年前左右,农业种植在西北高原一带率先发展起来,中国农业的老祖先,就是陕北的“小米”。农业的发展又为这里带来了勃勃生机,大大小小的原始部落很快在这里星罗棋布,后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传说中的轩辕黄帝即是这一带部落联盟的酋长。

轩辕黄帝是人类由母系社会转为父系社会后,中华大地上出现的第一位代表性的男性部落首领。据史书载,黄帝为少典国国君的儿子,姓公孙,名轩辕,因长期居住于姬水旁,所以也改姓为“姬”。这里土质是黄色的,人们以土德王,故称“黄帝”。后来的许多资料也佐证了轩辕黄帝在陕北一带生活的历史。如《史记·黄帝本纪》载,黄帝曾“西至崆峒,登鸡头”(鸡头即陕北的疏属山附近。)《山海经·海内西经》云:“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疏属山在陕北绥德县境内)。这段话说,黄帝将贰负绑缚在疏属山里。从史料、文物及这一带的故事传说来着,陕北一带的部落联盟那时是很强大很繁荣的,人类许多重大发明都在那个时期完成。《通鉴外记》中记载黄帝战蚩尤时所统辖的熊、罴、貔、貅、虎,恐怕就是黄帝部落联盟中的部落名称(远中古时期许多部落即是以各自的图腾为化名的)。正因为轩辕部落联盟有了这样的繁荣强大,才得以战胜蚩尤,平定炎帝部落,统一了中原,为中国构画出了最初的地理版图。

轩辕黄帝固然是个传说中的人物,但未必没有其人。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祖先们的一个整体形象的概括,是创造中华文明的先祖们集体形象的化身。陕北黄土高原一带的早期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端史。

轩辕黄帝的落部联盟之所以离开陕北而迁徙中原,其原因众说不一。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笔者以为这整体性的迁徙并非完全由于部落之争,农业灌溉技术的发现是其主要原因。这与世界历史上人类的大迁徙、大转移属同一性质。高原山区虽然是农业最早的发现区域,但它是山地,水源不够充足,无法实施灌溉。为了适应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祖先们离开了这片黄土地,开始向平原地区、大河流域转移。至于黄帝部落与蚩尤、炎帝所发生的战争,当是转移至中原后为争夺地盘而发生的了。

三、黄土文化的形成历史

任何一种文化模式的形成 ,都是与当地的历史背景、民族演化、经济发展等联系在一起的。黄土文化亦然。

大约四千年前,黄帝部落联盟转移至中原到商朝建立,这数百年的时间里,陕北黄土高原一带即成了一个远离中原这个政治中心的边远地带,除一些土著部落零星散居这里外,很少引起外界的关注。这些土著仍以部落形式出现,以牧、猎和初级农业为生存手段,或深山独处,或在这一带迁徙不定,过着原始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但是,由于他们仍采用部落联盟的社会形式,加之生活较稳定,所以经过长期的发展,至商朝中期,这些土著部落已壮大起来,还建立了“鬼方”“熏育”(荤粥)、“犬戎”几个方国。成了商王朝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敌对势力。这是陕北高原的又一代居民的形成,我们称之为“陕北族民”。

陕北族民是继黄帝部落联盟迁徙之后,在这片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永久性居民,他们的后裔一直传至现在。因而,他们与黄土文化模式形成有着直接关系。

公元前十三世纪,高宗武丁曾发动了一场征讨鬼方的战争。据《周易》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震用伐鬼方,三年赏于大国”。时至周朝,陕北族民的势力已发展得十分强大了,周王朝曾两次伐鬼方,俘斩鬼方近二万人。经过这次大冲击,鬼方完全解体,重新组合为一个新的部落,称之为“猃狁”(笔者疑,所谓“猃狁”,即为“犬戎”之音译。)这时猃狁、犬戎,其势力之大,已敢与周王朝分庭抗礼了。周穆王时,犬戎已不大向周王朝称臣纳贡,因而发展为刀兵相见。我国的第一部诗集《诗经》中,多次描写了这场战争:“靡家靡室,猃狁之故”,“戎车即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结且闭;薄戍猃狁,至于太原”。

从商代到周代这近千年漫长岁月里,陕北一直处于社会大动荡之中,陕北族民们在战争的一次次冲击下,不断解体,又不断组合;不断减少成员,又不断增加新成员。如此多次大的反复后,终于以较为固定的形式存在了下来。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政治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经济上以初级农业、游牧、游猎三业并举的方式出现;社会流动性强却又趋于封闭;保持着较为原始的宗教信仰习惯及民情风俗;民间文艺具有了自己的形式和风格(信天游)。

结论:黄土文化的基本模式形成于周代后期,而稳定于东汉时期。

这是一种多元体文化结构,是牧猎文化与农耕文化经过长期的融合后所产生的合成文化。在这个融合中,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这种文化的特性,而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又源于多部族的融会。

谈到这里,一些史学家对此提出疑义,认为黄土文化的形成期大概要晚一些,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其理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陕北一带多部族、多民族交融的一个高潮期。笔者以为,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后来几千年里无数次的民族分合,无数次的战争冲击,只是加强了黄土文化多元性特点,丰富了黄土文化的成分和内涵,而不是基本构架的改变,更不是文化模式的再造。另外,黄土文化中所包含的牧猎文化成分,也不完全是外民族侵入的结果。因为周代时,华夏族的区域还集中在中原一带,西北地区,包括关中、晋西北一带压根就是戎狄的领地。这些游牧部族,少数民族中,一些是侵入陕北的,一些本来就是土生土长起来,只是没有完全被华夏族、汉民族同化而已。民族间的同化,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经过长期的渗透而完成的。陕北一带多民族的同化经过了三千年的融合才完成。因此,不能将黄土文化中游牧猎文化成分看作是外来文化的侵入。

黄土文化属中华民族早期文化。但由于陕北属边远山区,地理环境、交通等条件极差,经济价值不高,因此成了一个与外相对隔绝、相对闭塞的地区。这使得黄土文化至今仍保留着中华民族早期文化的特征。可以说,黄土文化是民族早期文化的留存。

这正是黄土文化的价值所在。这个价值不仅仅对黄土文化而言,更是对民族文化而言。

四、对立、统一的黄土文化结构

黄土文化,是一个由多方面的对立而形成的统一体。

这仍然是由于多民族的融合造成的。有史以来,先后有近二十个部、民族在这里错居杂处,其中一部分本属陕北族民之一,是这一带的土著,如猃狁、犬戎、白狄、党项等,一部分则来之较远的地方,如女真、吐谷浑、高丽、龟滋等,有的甚至来自于中亚,比如月氏人和栗特人等(见前秦建元三年《邓太尉祠碑》)。这些本地的或外来的族民后来几乎都成了这一带的长期居民。多民族的文化会合一起,许多方面就形成了对立,这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时间才是真正伟大万能的,它像一剂消融良药,能将对立双方慢慢溶解在一起,并重塑出一个新的形态来。当然,这个溶解、重塑是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试想,一个民族突然闯入了另一个民族的领地,首先引起的便是社会的动荡和你死我活的拼杀。然后,战胜者同战败者在同一个环境中生活下来。年复年,月复月,渐渐地,历史的冲突在双方的心目中已成为过去。于是,他们开始贸易,开始谈论生产,开始民俗社交,开始通婚联姻——开始了文化上的交流与互补。这就是文化的交融。在这个交融中,各民族又依照生活的客观需要,一方面的极力发挥各自文化的长处,同时又极力吸取接受别个文化的长处,以弥补自身之不足,以适应民族社会。就这样,一个既对立又统一——以相互对立形式统一而成的文化模式被重塑了出来。然而有一天,又一个民族的铁骑踏上了这块土地,惊破了霓裳羽衣曲……。千百年来,众多的民族就这样在这里一遍又一遍地演绎着历史的悲喜剧,重塑着一个包容了多民族特点的文化——黄土文化。

黄土文化特色突出,显现在社会政治、经济、心理、民俗、道德观念等各个方面,这里试谈一二:

陕北族民成员的复杂性,首先形成了这一带人种的复杂性。由于某种观念上的原因,这里的人大都不愿正视人种问题。客观地说,哪个民族又不是经过演化而来的呢?

多民族的融合,其实是个人种的优化过程。陕北一带自古就是个出美人的地方。传说中的貂婵、吕布就都是陕北人,有民谣为证:“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应当说,早期的陕北族民,也就是在秦代之前的陕北人,大都归属于犬戎或猃狁部族。虽然距今已数千年了,但多民族的特点在陕北人身上仍然有着不同程度的反映。比如,陕北人身材较高,体型为中性;体魄较健壮、舒展,结构较匀称,少有大胖子体型;眼睛较大,且多双眼皮;睫毛较长(俗称“毛眼眼”);男人鼻梁挺直,鼻根处多有凸骨,也就是人常说的“早烟杆杆鼻子”。更有一些人双眉交织,眼窝较深,头发眼睛偏黄色,明显带有中亚人的遗传基因。

在宗教信仰方面,多民族的文化特点就反映得更为显明了。古代这里被称作的“猃狁”,定是一种较大野兽无疑,但究竟是哪种动物,已无法考之,但猃狁也好,薰育也好,犬戎也好,恐怕都与这一带原始部族的图腾崇拜有关。《山海经》中云:“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犬之崇拜,是祖先图腾崇拜的一种,它与南瑶族的盘弧崇拜(又称“盘王”,为狗的图腾)属同一性质。人们喜好打猎,讲究一旦获得猎物,猎人与狗平均分配之。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狗已经被人格化了。在古人的生存活动中,狗充当着人的助手和保护神的作用。它保护着牲畜,也保护着人。它的对手不仅仅是野兽,还有鬼魅。人们认为,狗能在夜间看到鬼魅,并常常与之搏斗,以保护住宅和主人。可见狗在人的心目中已经被神化了。白犬图腾崇拜无疑是游牧游猎文化的产物。

多民族宗教观念的融合,反倒使得这一带没有了明确的宗教。道教,为中国传统宗教,佛教从北朝时传入这里。这些大教都在这里留下了它们的印记。但是,这些宗教似乎还不很普及,没有形成社会性。这一带的宗教建筑还是很多的,几乎每个大些的村子边上都有个小庙,但这些小庙许多没有名称,不知其宗教所属。人们祭拜宗教圣地,大多还只是赶红火而已。可见宗教属性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模糊的,只要是一座庙即可,且许多庙宇释、道交混。延安清凉山是一个较大的宗教圣地,山顶为道观,山腰为佛洞,其祀祈时间也是统一的,年年为古历四月八日,统称“四月八庙会”。

虽然没有明确的宗教观念,但民间巫术却十分盛行。这表现于对神鬼的信仰,古来如此。《通志》云,陕北“人勤稼穑,俗尚鬼神”。这种鬼神信仰,是古老的原始信仰的延续。比如大秧歌中的四人场子,即由古代巫师的跳神演变而来。秧歌队沿门子拜年,据说就是为每家每户祈福禳灾,而民间的转九曲,有人说它来自于古代战争中姜子牙的“黄河十八阵”,其实是伏羲阴阳太极图的再现,形成或更早。

以上从文化学的角度对黄土文化某些方面做一些初步探讨,许多方面,如心理、道德,民俗等,这里不再一一论说。总之,正是这多种文化的交融会合,构成了黄土文化的特殊形态。在这个形态中,保守与开拓,怯懦与勇敢,畏缩与开放,柔韧与强硬、勤劳与懒散,消极等待与积极进取等交织一起,相矛盾而共存,相对立而统一,由此形成了黄土文化自身的特点。

作者王克文。本文曾发表于1992年台湾《中国民间文学论集》)

上一条:从达坂山麓到秃尾河畔
下一条:陕北红枣文化的生殖、生命象征意义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电话:0911-2257618 邮编:716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正在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