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历史 - 史料 - 从达坂山麓到秃尾河畔
从达坂山麓到秃尾河畔

史料     加入时间:2010/12/5 20:21:04     

在陕北佳县与神木县交界的地方,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急流,老百姓叫它“退河”。“为什么叫退河?”我问。答:“太弯曲了,有时候觉得它好像退着流,其实它还是向前的。”

我立即想到历史,历史不也是这样吗!

然而我还是不相信它叫“退河”,于是查地图。啊,原来叫“秃尾河”;老百姓念快了,便说成“退河”。为什么叫“秃尾”呢?从地图上看,这河的尾巴伸进辽阔的毛乌素沙漠,无影无踪了。大概这就是“秃尾”的由来吧。

数年之后,翻阅《葭州志》,才发现这河原来也不叫秃尾河,而叫“吐浑河”。转念一想,河的源头怎么能叫“尾巴”呢!就按当地土话,河源也叫“沟掌”。“秃尾”显然是“吐浑”的音转。按古代常以居住该地的氏族名命名地名。恰好就有这么一个民族:吐谷浑。谷念yù,浑念hún。当地人把“尾巴”叫“yǐ巴”,尾字念yǐ;吐谷二字很容易念成“秃尾”,而浑字又与河字音近,于是吐谷浑河就成了秃尾河。又因为吐谷浑三字促读便是“吐浑”,修州志的人就把这河写成吐浑河。是不是这样呢?得查历史。

《旧唐书·吐谷浑传》:“今俗多谓之退浑,盖语急而然。”《新五代史》则径称吐谷浑为“吐浑”。看来,吐谷浑人的名称也有与秃尾河名称相似的变化。

秃尾河与吐谷浑的联系,使我对吐谷浑族的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吐谷浑人到过这里吗?

一天,在书店见到周伟洲先生著《吐谷浑史》,如获至宝,狼吞虎咽读过,对吐谷浑,算是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印象。

这是一个在中世纪历史舞台上颇具有特色的民族。其特点可概括为三:一是善于寻求生存空间,二是向往先进文化,三是兼容各族,又能注意内部团结。

吐谷浑先祖属古代东胡人鲜卑族慕容部。东汉后期,匈奴族向中亚西迁,原居于东北和蒙古草原的鲜卑人便成批南移。3世纪初,慕容部莫护跋率其部入居辽西,建国于棘城之北(今辽宁锦州附近)。西晋时,莫护跋之孙涉归又向东北迁到辽河中游约今彰武、铁岭一带。涉归之子慕容廆时又迁回棘城。

吐谷浑是慕容廆庶兄;其父分部落1700户隶属于他。父死,廆继位。一次,廆部与吐谷浑部马匹相斗;廆发怒,说先父已分给了你部落,怎么不离得远远的,却让马匹在这里争斗?廆嫌弃庶兄之情溢于言表。吐谷浑说:马是畜牲,争斗是它的常性,你怎么迁怒到人身上呢?要嫌弃人,那还不容易!我将到离你万里以外的地方去!于是率领族众向西跋涉,来到今河套北阴山脚下。此地距棘城2000多里。20多年后,当西晋永嘉之乱时,他们再向西南行2000多里,越陇山,渡洮水,在青海东部达坂山麓“群羌之故地”建立了国家。

吐谷浑死后,其子孙扩大疆域,西越柴达木盆地,达新疆东南部;北到祁连山;南抵四川松潘;东至洮水、白龙江;成为北魏和南朝西方一泱泱大国。其拓展疆域,主要利用五胡十六国时期各国间相互争战,收罗流民、占取空地;费力甚少,获得甚多。

这个以游牧经济为主的民族,很注意与中原各族友好交往。在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过程中,吐谷浑曾出兵相助,擒大夏赫连定,关在魏京平城。西秦灭亡,它收容西秦流民;又要求北魏遣还西秦吏民,使与家人团聚。当太武帝拒绝了它的要求之后,便转而向南朝刘宋遣使修好,遣送原先被夏人俘虏的南朝将士。面临北魏进攻,它曾要求入宋境避难,宋廷许之。这一时期,边界偶有冲突,都能相互妥协;民间交往则十分频繁。吐谷浑人入居北魏为民为官,或与魏宗室联姻者,不可胜数。这种交往使吐谷浑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魏书·吐谷浑传》说此时吐谷浑“内修职贡,外并戎狄。塞表之中,号为富强。准拟天朝,树置官司。称制诸国,以自夸大。”

吐谷浑于4世纪初建国,至唐龙朔三年(663年)亡于吐番,历时三个半世纪。这远比五胡十六国以及南北朝任何一国时间都长。究其原因,除善于寻求生存空间、向往先进文化外,便是注意内部团结。史载刘宋元嘉三年(426年),吐谷浑王阿豺临死,召集其子20人,命各持一箭,又命母弟慕利延取一支折之。延依言折之。再命取19支箭合而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这个有名的故事,与当年吐谷浑耻于兄弟争斗,勇于开拓进取一样,成为千古佳话。

更为可贵的是,吐谷浑人的这种团结,又不意味着使它成为一个内向的、狭隘的、自我封闭的小团体。相反,吐谷浑人具有兼容各族的气量,其贵族集团包括许多族姓,又通过联姻、遣使、子弟入侍与中原政权往来。从其祖先吐谷浑当年南迁开始,它就不断收容了许多匈奴、丁零、突厥族人。入居青海,又与原居此地的氐、羌各部融合。吐谷浑国强大时,西域康居、龟兹胡人及汉族商人,多有前来归附者。

公元663年,吐谷浑国被其南方新兴强国吐番灭掉。吐谷浑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留居青海,宋元以后又融进蒙、藏等族血统和文化,形成为今日达坂山麓的土族。另一部分则北上归附了唐朝。国王诺曷钵率数千帐逃到唐朝凉州(今武威)。唐派薛仁贵率大军助其复国。仁贵在大非川惨败,于是唐朝将其安置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城西南)封为“青海国王”,其子弟入侍,以其军功擢升,又尚以宗室贵族女子。吐谷浑王族逐渐汉化;但他们死后还要迁葬到凉州附近,以示隔山遥望故居。

开元三年(715年),吐谷浑大酋长慕容道奴率数千帐降唐。唐封道奴为“云中郡公”,将其部安置在“河南”即河套以南。具体何处,史书阙如。据《新唐书·地理志》,吐谷浑族羁糜州有“宁朔州”,治所在今陕西靖边以东。想来道奴所部应即居于此州。

我们熟悉的秃尾河,正好就在宁朔州与云中郡治之间。

《宋史·夏国传》载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鄜延总管谋取西夏所据横山,率军在米脂一带筑城,又命河东路在“荒堆三泉、吐浑川、开光岭、葭芦川”筑城,各相距40余里。这里的吐浑川,周伟洲先生以为是流经子洲、绥德的大理河。按上述四寨都距黄河不远,故命河东路修筑。大理河距葭芦川200多里,显然不是吐浑川。而秃尾河入黄河处距葭芦寨(今佳县城)正好80余里。又北宋开光县在今佳县城北100里之柳树会村;村东一架山梁,应即开光岭。笔者曾在此山梁之南段,北距佳县城约50里处,见一古城残迹,想来应是熙宁四年所筑开光寨了。

读史至此,已可断言,秃尾河就是吐谷浑慕容道奴部落居住的地方。今秃尾河畔、佳县一带定有吐谷浑人后裔。

1987年春节前后,我受学校函授部委派,到青海西宁和陕北榆林,为历史系函授生讲中国古代史。在西宁,我认识了来自互助、乐都的土族学员——其中还有姓阿的,想来应是吐谷浑阿若干氏后裔了。在榆林,我发现,一个来自吴堡的学生姓慕!学生告诉我,吴堡三大塬,其中之一叫慕家塬,姓慕的成千上万!我展开地图:毛乌素沙漠埋没了秃尾河上游,而从秃尾河顺流南下200里,便到了慕家塬。我敢肯定,慕同学的祖先与阿同学的祖先曾经并肩战斗。

青海互助的小阿、陕西吴堡的小慕,同样的勤奋好学,同样的吃苦耐劳,同样的朝气蓬勃,同样地使我联想到他们杰出的祖先。我想:任何一个民族,只要它的优良传统在它的青年中保存着,这个民族就是有希望的。

吐谷浑人走过的路,像秃尾河一样弯曲;历史的长河也是这样。然而,历史终归是在前进着。

(作者臧振本文曾发表于《中国民族》1991年第4期

上一条:陕北红枣文化的生殖、生命象征意义
下一条:清末战乱大灾之年陕北人的生存记忆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电话:0911-2257618 邮编:716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正在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