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初微自河西”,这是欧阳修写在历史上驶名中外的“杨家将”主要人物杨业(继)业的侄孙杨琪《墓志铭》中的一句话①。这句话贵在用“自”,陈述了由来。就在这篇《墓志铭》文中,欧阳文忠公为后世一捶定音地明确指出“杨氏麟州新秦人也。”“其曾祖弘信,为州刺史。祖讳重勋”,“父讳光扆。”并说明杨琪是杨光扆的长子。更为重要的是,铭文以开山击石之功,进而向后世人言明麟州杨氏当时在北宋的时代人物及其社会影响。“君之伯祖继业,太宗时,为云州防御使,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正是这篇具有千古铁证的绝世佳作告诉我们:
杨家将的领军人物杨(继)业是麟州新秦人。
杨业是杨琪的“伯祖”,杨重勋之兄,琪曾祖父杨弘信的长子。
然而,多少年来,由于宋元史乘记杨业事极略,且互有歧异。致人们对杨业的祖籍以及麟州杨氏的来历,至今受历来戏曲小说渲染的影响,在杨家将诸多问题上,“河东”、“河西”,说法混乱。本文就此粗作一议,陈为所见。
一、真实的历史存在
麟州,今陕西省榆林市的神木县,唐宋时为麟州地。
新秦,秦汉古堡。唐建麟州以新秦为治所。秦始皇32年(前215),命大将军蒙恬北逐匈奴。次年收河南地(今鄂尔多斯与古长城陕北边沿地段)扩其地为“新秦中”。遂修长城,筑堡寨,新秦古堡即因屯兵而有之。
其实,古代的河南地,并没有因为蒙恬驱逐匈奴而结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频繁过往。古老的(秦)长城在这里,实际上只是一条自然环境线,反而把鄂尔多斯草原和陕北黄土高原的人群以点线方式紧紧地“焊接”到一起。最初因长城自然形成了定口边市;因边市有了“胡、汉”民间定时、定点的交易聚会和广泛的接触。沿线的农牧互补区,成为彼此交织的民族融合杂居之地。这种胡汉杂居的局面,一直到唐宋时期也没有改变。唐建“六胡州”就在这一地段。开元九年(721)兰池胡康待宾起“六州杂胡”反唐,开元十二年(724)张说平定康待宾之后,“奏置麟州,以安党项余众。”④当时麟州地域,东尽黄河,西接夏州。沙陀人李克用天祐八年(911)以麟州东边河滨之地置府州⑤。从此,麟府分镇。由于黄河的晋陕峡谷成南北线,所以位于大河套(亦称河曲地段,即古河南地)东南部的麟府地域,地在河西被时人俗称“河外”。这就是欧阳修在杨琪的《墓志铭》中告诉我们的麟州杨氏先辈人“初微”起家之前,当时当地民族与地域环境的大背景。
对于杨氏初微起自河西,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存有力助证。其291卷中《后周纪》云:“初,麟州土豪杨信⑥自为刺史,受命于周”。也是一句话点明了关键问题。“初”,即初微、初起。说明杨弘信在他受命于周之前,已经是麟州刺史。只不过不是朝廷命官,而是他凭自己的土豪实力,自为刺史的。
“土豪”,土即本土,豪是豪强。既是本土,就不是“外来户。”如果是外来的,那么就豪而不“土”了。所以说“土豪”是当地相当长的岁月内,具有称“强”实力(即武装势力)的大户。由此可见,杨业和他的长辈们,是麟州地方老户。他们是地地道道今天神木县的古代人。
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这样,位于河西而地隶河东的古麟州,唐末由于控制河东的李克用南下用兵,便在麟州刺史折嗣伦去世后,将其子折从阮东调河防⑦,镇守府州。致麟州出现政治空隙,地方杂族部众,蠢蠢欲动,都想占麟州城,可又都实力不足。随即盗匪四起,居民不安。当时,代表先进农耕集团势力中最有实力的一支就是在石城县故地操练起来的大庄园主杨弘信的地方武装。他已有能力绝对保护麟州的一方平安。所以,杨弘信就以自己的“土豪”实力,进驻州城,“自为刺史”。
从杨弘信于十世纪初麟州自立,到后周广顺二年“受命于周”,成为中原政府名正言顺任命的地方官,他在麟州主政已近半个世纪。三年(953)十二月杨弘信去世,长子杨业事北汉未归,次子杨重勋嗣职,继任州刺史。“陈桥兵变”,赵宋取代后周。杨重勋随朝应变继主州政,为宋麟州防御使。
宋王朝开国之初,对麟州杨氏亲近有加。乾德五年(967)置建宁军于麟州,以重勋为留后⑧。开宝二年(969)遂又正式升任杨重勋为建宁军节度使。然而,在立国大定之后,宋王朝便开始迅速削减麟州杨氏势力。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许是只有宋王朝皇帝才清楚的“天意”,麟州杨氏在入宋后不久,就很快失落下去。开宝五年(972),杨重勋被召入朝,改任宿州(在今安徽省)保静军节度使。重勋被调迁,其子光扆继州刺史时,年仅十八岁。而重勋到职,远离故土,想帮儿子,也鞭长莫及。仅仅到任三年,重勋便卒于任上。他为宋臣仅十余年。也就在他去世后,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下河东,灭北汉,收杨业,麟州杨氏从此河东、河西全归入宋朝。雍熙三年(986)杨业在陈家谷与辽战殁,业在宋为将不足十年。也就在杨业殉国的前一年(985),杨光扆少亡。时,光扆子杨琪才七岁,自然不足以仕任,“杨氏遂不专麟州之地”。
由此可见,杨业遇难之后,麟州杨氏在赵宋王朝内并没有像戏曲小说宣扬的那么辉煌。只是因为业子杨延昭与业孙杨文光,依然是守边得力的战将,故而才被后来写史人注意到他们家祖孙三代人抗击外来入侵很受百姓赞扬,即因此而列传《宋史》。证明,杨家将事久已名扬天下。到后来,杨氏在麟州虽不主政,可光扆子杨琪在杨延昭关怀下,与琪子杨畋,相继为官。所以在神木的地方史中,麟州杨氏“三世主政(杨弘信、杨重勋、杨光扆),五代(继续有杨琪杨畋父子为官)连官”。由此可见,杨氏初起自河西,这是历史的真实存在。
二、没有“嫁接”茬口的其他说法
所谓“其他说法”,这里是指历来在杨家将问题上,仅凭猜测而有的各种与史不符的议论。由于杨家将事,戏曲小说丰富于史籍记载,艺术塑造多于实录描写,因此在文艺渲染的影响下,史实记载与艺术编造的情节混淆,致各种说法不少。产生这类杂说的原由,同样各有原因,只不过一切“他说”,都无茬口可以嫁接于史。
1、战乱对文化毁灭性的破坏,使许多实际存在过的事实无从查考
以现成的资料为据,是研究历史最方便的办法。然而禁忌的是对所抄来的东西,未经消化就盲目使用。五代至宋,麟州杨氏的辉煌,经后来宋夏对立的烽火连云,已多失落无存。尤其是赵宋王朝南迁,辽、金、西夏交替夺占麟州时期,地方文档失毁更惨。宣和七年(1125)金灭契丹,残辽故将小鞠录,乘麟州杨宗闵南下,折可求东援太原,州防空虚之际,袭击建宁寨(麟府间要塞),守将杨宗闵的儿子杨震阁家遇难⑨。残辽进占麟州虽时间不长,可对麟州杨氏人户进行了复仇性的残酷报复,刨坟、掘墓、焚毁庙殿府库,杀戮抢劫州民财产。使杨家在麟州百年以上的各处经营,几乎一扫尽光。麟州杨氏人户纷纷逃奔,有能力的远走他乡。最终到1178年(西夏乾祐九年,金大定十八年,南宋淳熙五年)杨姓所言“祖邑”(即麟州州城)也被一次性毁灭于西夏进攻金朝的战争中⑩。再后来,到蒙古军南下,整个沿边的灵、盐、银、夏诸州,都被成吉思汗的金戈铁马彻底踏碎,从中国的历史地图上消失。在如此频发的战争中,破巢之下岂有完卵,人们在连命也难保的逃亡中,哪还能顾及到对文史牍档给予保护。因此,那时候“河西”的一切,今天很难见到现成的文字原件,许多问题还得我们实地考查,尊重客观事实的存在,进行细致的分析与判断,至少要在大环境下,尽力还历史以原貌。
再是由于明初实边政策的推行,向陕北大量移民,原来地方老户的后代人也不断返回祖籍。移民中最敏感积极的就是晋陕峡谷之间的隐耕户,其中就有麟州杨氏河东与河西的逃户。山西代州崞县和陕西麟府二州原来的杨氏后代人户,此时,因为“杨家将”经长久宣扬,为世人尊崇,于是各地杨氏家族,都攀其荣誉,就在他们编写的《家谱》中,有各取所需进行编造的猜想和杜撰的东西。然而终究因为事实无“根”,你说东,他道西,难成定论。与之同时,便把一些原本不需要再争议的事,也给裹了进去,用“争议”的方式给长期地拖误为“未决的事”,拉了下来。
2、主要存在的几种讹传
一是因为《宋史·杨业传》记杨业“并州太原人”,故引起议家蜂涌,争说杨业的家乡在山西。山西的代县、崞县、临县、河曲、保德,还有离石、柳林等地方都有说词。以至于有人拿出明、清以来的《家谱》为依据,作为他们那里是杨业的家乡或杨弘信起事地点的证明。
一是用所谓“杨信起于火山寨、称火山王”和“火塘寨练铜锤”等“火”字号说法,给杨业的父亲写出一份“由山西打到陕北”“驻守古麟州”的档案,让生前连一天也没叫过“杨信”的“杨弘信”、来接受别人给他打造出来的生平履历。
一是有些人对“杨信”、“杨宏信”、“杨弘信”这些名字的出现之因并不清楚,所以就在戏曲小说等文艺作品的影响下,派生出来杨业的父亲名叫“杨袞”的说法,并为之树碑立传,也写出了《家谱》。
还有个说法是:由于清代道光朝《神木县志》记,“杨宗闵,山西崞县人”,便把他在麟州任职事和他的身世由来,乱加猜测,武断结论,要把这位杨姓在麟州的第四位主政者,与麟州杨氏的关系劈割开来。
当然,在杨家将问题的研究中,还有不少问题待议,但就目前情况下,这里只谈涉及到古麟州地方史的几个方面。而且由于以上杂说,都是为了把杨业的家乡说成是他们那个地方的而一再争论。所以我把他们的争议,通称“他说”。
3、我对这些杂议(他说)的看法
首先,杨业的家乡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曾经有过一次全国性的大讨论。许多饱学之士和知名专家已经一再向人们展示过欧阳修的《杨琪墓志》,共同认定了“杨业是麟州新秦人”,即今陕西省神木县是历史上杨家将主要人物杨业的家乡。这个认定,完全符合《资治通鉴》、《隆平集》、《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经典史籍对杨业生平事迹的记载。在这里,我们先应该明确,杨业的家乡在黄河西边的麟州,可是河东并代一线是他建功立业的地方。当时麟州地隶河东,所以后世人根据其威名和“弱冠事刘崇”的史实,言他“并州太原人”,或“遂为太原人”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绝不能以此为据,把他的出生地给误解在山西那边11。误解归误解,到头来还得以实为据。所以我认为,是真理,就不一定要“全票通过”。我们没有必要对这个早已明白了的问题再做过多纠缠。
其次是杨业的父亲杨弘信,到底在哪里起家?曾几何时,“火山寨、火山王”之说一度炒得火爆。有人说“杨信由火山寨称王后抗辽归宋。”杨弘信去世于后周广顺三年。他生前并没有跟辽人大动过干戈,故谈不上抗辽。杨氏入宋他已去世,故也无“宋”可归。何况“火山寨”、“火山王”皆明代人拟用的地名和人名,杨弘信早已不在人世,怎么会去火山寨呢?至于还有人说,有一本清道光年间珍藏下来的柳林县杨氏《家谱》中说:杨弘信曾“在离石的火塘寨自称火山王,操练铜锤。后来为了避免与北汉王刘崇的冲突,遂以黄河为障,将其势力范围,逐次扩大到陕西榆林一带,自称麟州刺史”云云。岂知杨弘信在麟州“自立”之初,五代尚未开始,“北汉王刘崇”更无从说起。当时的“榆林一带”尚属夏州李氏党项羌的地盘,也不是谁想扩展的事。至于说“杨信为保境安民从河东打到麟州,”更与大时代背景不符。当时河东在李克用控制之下,府州折氏的先祖折宗本为“振武军缘河五镇都知军马使”12,还轮不到什么“石州火塘寨”的寨主来保境安民。何况残唐五代虽说世乱,唯麟府偏安,要没有如此安定的地域环境,杨弘信在麟州又怎么能发展成为地方“土豪”呢?
再是,戏剧小说影响下,打造出“杨袞是杨继业的父亲”,并把他列入“杨家将的家谱之中,居人户世系之首。这正反映出“杨家将”事迹在进入文艺之后,故事情节已经虚实混存。有人对“杨袞”作过专门考证,说杨袞确有其人。只是他并非中原人,更不是与麟州杨姓有任何牵连的人。既然如此,作为后来文艺家拟用的名字,我们也就无需追究。至于杨弘信生前,不仅没叫过杨袞,也没有叫过“杨信”。史书以杨信为名,除因为宋人避太祖之父赵弘殷之讳,略去“弘”字之外,还有清代道光朝《神木县志》的编纂者,又因乾隆帝名“弘历”,而沿袭原记名为“信”,或改中间一字“弘”为“宏”,名“宏信”。今封建皇帝已远离历史而去,我们应该还杨弘信本名才对。
4、关于杨宗闵的事情
我注意到,对杨业籍贯持“他说”者,总不愿意看到杨业的后代或麟州杨氏后人返回河西。杨宗闵,按神木地方杨氏《家谱》记事和传闻,他是麟州杨氏家族中第四位担任过州刺史的杨家后代人。按麟州杨氏家族记事,陈家谷杨业殉难后,其部分家人留住代州崞县,杨宗闵就是其中后代。但由于清代道光朝《神木县志》只记“杨宗闵,代州崞县人,初为麟州都巡检,”之外连他儿子杨震的事也不在他的条文中出现。这就使一些人以为他仅“知麟州几个月,”接着就为永兴路总管便离去了。并以此来推断他来麟州并没有带家。岂知这一误断,正说明道光朝《神木县志》的编篡者和今天读旧《神木县志》的人,都存在着盲目的偏信。根据贵州杨维森先生《弘农杨氏族史》考,杨宗闵在麟州从黑发到白发度过了他人生的最佳岁月。娶妻刘氏,生子杨震,都是在麟州的事。他在麟州由一小校(普通守将),因功受州刺史,屡官至麟府二州的都巡检,成为独挡一面的举旗人。就他本人来说,一生经历主要在麟州。而且他之所以来到麟州,正是因为麟府杨折两家有亲缘关系(折克行的父亲折继闵与杨宗闵为表兄弟)13。当时,折克行为麟府路长官,在元丰四年(1081)折继闵收杨宗闵为麟州守将,助克行理州事。这才有绍圣四年(1097)杨宗闵因功受麟州刺史的事。折可行去逝于大观年间,政和元年安葬。杨宗闵继任麟州都巡检。宣和七年(1125)金灭辽,杨宗闵才被调迁为武功大夫,任贵州刺史。到任不久,靖康事发(1126),金南下开封,杨宗闵遂入京勤王。在宗泽帐下,驻杨州。紧接着又被调西返,任永兴路总管,回到陕西。先转战关中,遥领麟府,后退保长安。建炎二年(1128)七月,宗泽死,金破开封。西路军攻陷太原,直攻长安。城破,杨宗闵战死14。杨宗闵从元丰四年到麟州,宣和七年离开麟州,他在麟州取妻生子,成家立业,任职期长达44年之久。显然,说他仅在麟州做过“短暂的官”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可见,在研究杨家将问题上,光凭抄书,难免有以讹传讹之误,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于杨家将事,尽管其他说法很多,但由于客观上事实并不存在,所以我说历史并没有给那些杂说留下可以“嫁接”的茬口。
三、麟州杨氏的来源
麟州杨氏本华阴弘农杨氏后裔。按弘农华阴杨氏《越公房分支新昌坊杨氏世系表》,弘农杨氏始祖为汉太尉杨震15。从杨震(称关西夫子)起,到唐穆宗时的户部尚书杨於陵,已传18代。敬宗宝历二年(826)杨於陵受封“弘农郡公”,故后人称“新昌坊弘农杨氏”。於陵子杨嗣复(宣宗时任过吏部尚书),嗣复子杨损(懿宗时曾俭校刑部尚书)三代人为官皆至尚书。故延安有“杨家三尚书坟园。”然而,这家在长安城里的新昌坊杨氏尚书门第,到了杨损子杨溥便不再任仕,并把祖坟也移开关中。从此,杨溥子安贞、安吉,到安贞子杨爚(杨弘信的父亲,杨业的祖父)皆为庶民,史不见记。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杨溥在长安,其曾孙杨爚却在麟州成为当地杨氏家族始祖的历史。其间有四代人,80多年的时间,新昌坊杨氏到底是怎样来到陕北的呢?
1、杨溥为什么要离开长安?
杨溥的父亲杨损,于咸通十年(869)出任陕虢(在陕西)观察使,办了脏官崔荛,平定了地方骚乱。明年(870)改任青州(在山东)为缁青节度使,未接任卒于青州。怎么死的?史无记载。而延安民间流传,杨损尸葬时无头,后来是用金属打造的人头给安葬的。时,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不断发生。“光州(河南潢川)民逐刺史”,“商州(陕西商县)民爆,殴打官吏。”所以,杨溥为父奔丧山东时,山东正又是王仙芝即将起义之地,形势使杨溥在山东不能久留,便急返长安。此时,长安也已经不安全。朝中宦官掌权,府库十室九空,官不思政,民不聊生。正如史学家范文澜所言:“贯穿在唐后期的主要矛盾是朝廷内部的南司(朝官)与北司(宦官)之争和朝官间朋党之争。”16而朋党之争又是依附于南、北司之间的斗争进行的。九世纪初,即至肃宗时,宦官权力一直上升,成为工商杂类在政治上的代表,与朝官争官位,进行狂斗。彼此所依附的朋党,各有势力,他们之间明争暗斗,水火不容。一方得志,另一方遭殃,相排斥,相残杀。自从元和十五年(820)唐宪宗被宦官杀害以后,唐朝政权已不在皇帝手中。宦官对皇帝有废立和生杀之权。穆宗和敬宗就是驯服在宦官手下的两个皇帝。穆宗仅五年就被废。敬宗在位刚四年就又被宦官刘克明杀掉。唐文宗立,曾想抑制宦官权力,但他和汉朝的献帝一样,反而成为对方的俘虏。在此情况下,在朝任仕,不论卷进“南司”或“北司”哪个政治集团的旋涡里,都将成为对方宰割的对象。当时,外边农民起义到处杀官,朝内两司恶斗,朋党相残,长安城和大关中都已经不再是长治久安之地。身为官宦门第出身的杨溥,更了解父亲杨损的死因(非正常)。杨损进士及第,当为朝官,属“南司”政要,即因之而故于多事之秋的山东。面对如此现实,杨溥明白看到:仕途路断。于是他回到长安,首先考虑的问题是离京葬父和躲灾,把父亲安葬在最为安定的地方。因此,延安出现“杨家尚书坟”。所以,当僖宗广明元年(881)12月,黄巢打进长安的时候,杨溥家已到延州,提前躲过了这一场战乱。
杨溥二子,长名安贞,次子安吉。两个名字,各反映着他们家当时的处境和社会环境。就两个“安”字来说,应该指的是长安。
2、杨溥为什么要选择北上延州(即延安)?
当时全国世乱,向南是巴山蜀道,路途艰险。也不是一般人户财力可支的通衢。向西、羌蕃交错,民族杂居。“安史之乱”时,吐蕃乘虚进入河西走廊,“华人(中原人)二十万皆陷于虏,”已经成中原人的客居之地,也不是平安地方。向东,出潼关进入河南中原地区,当时正是各种割据势力争夺的战场。又是李克用和朱全忠相斗的交点地区,逃难户躲着嫌近。所以,杨溥只能北上。然而,走山西那面汾河古道,正又是李克用进出用兵的路径,时有过兵用武的情况。唯有河西今陕北地区,当时夏州党项未动,正在没有战乱争夺的一方平安时期。夏州党项羌人,唐政府赐李姓。唐从早期和中期就一直对他们采取保护政策,因此党项各部族与唐朝和中原人的交往关系甚为密切。所以当时延州,对逃难户来说,是比较理想的地方。同时假如形势好转,逃户想复返关中,在延州南下是较为方便的。可见,杨溥北上,选择迁家移坟于延州,是当时全国大环境下作出来的正确决定。这决定,躲过了黄巢入长安之乱,也为弘农杨氏在陕北扎下了一条根。
3、黄巢起义后,杨溥为什么不返关中?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黄巢死于山东,起义彻底失败。杨溥在延州不仅没有返回长安之意,反而在延州之北,今清涧县的杨家园子开垦了农耕基地,杨家园子地名亦因之而有。我认为杨溥没有返回关中,除了他原来北上迁家移坟时,也许就打算在陕北长期落户之外,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况:
其一、农民大起义虽然在全国失败,可是因此而全国群雄割据,唐政府也被推到垂危。“八八四年以后的唐朝政府只是名义上还存在着的一个小朝廷”17。过去由宦官控制皇帝,变成了现在“割据势力抢夺控制皇帝,”以求其“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战乱仍在大小割据势力的名刀暗箭中进行着。长安、关中依然在不安定的岁月中。
其二、杨溥在延州,已经建立起新的庶民家业。延安民间把杨家岭曾叫杨家坟梁,尤其是对“杨家三尚书坟园”传说的故事很多,都说明杨溥务农耕在延州,已站稳了脚根。更有后来明代杨宗气,重新移建尚书祖坟于州城南,使杨家后代人特感荣耀。
其三、杨溥初到陕北,就把清涧杨家园子开发为养家立业的基地,不仅使他家有了可靠的立足之本,同时因为杨家园子地近夏州,使他看到以游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党项羌人对农产品(主要是粮米)的需要。这也让他认识到农耕靠近牲畜区有互相促进的经济效益。时代让杨溥感受到当时“勤于耕读”比“做官任仕”前途安全,风险也少。这种“地利”环境,关中没有;皇城长安更是想也想不到的。
其四,在晚唐遍地割据势力中,最后的两强是朱全忠和沙陀人李克用,他们争斗的中心地段就在河南与关中。而当时延绥、银夏、麟胜诸州(即今陕北北部)反而成为乱世中的“方舟”,战争环境下的一角平安之地。于是数年之间,杨溥与他的长子安贞,便完全掌握了凭农耕发展家业,取农牧交合之利。故,才会有安贞继续北上今天的米脂县,另开农耕基业,发展成农耕业主。
4、杨安贞开发米脂县杨家沟农耕家业
通过在延安的调查,我们得知“杨家三尚书坟园”的存在。同时知道了明代曾有杨宗气为祖先重修坟墓,所移新坟是以杨安吉立祖的。以及杨溥在迁家延州的同时,买田置地于清涧杨家园子建立新家业的事。也听到了杨溥长子杨安贞,继续北上,在米脂县的杨家沟又创家业的传说。但是,截至目前,我们并没有见到过任何关于杨安贞在米脂县开发农耕的文字记载。
然而,再经到米脂县实地调查时才知道,今天米脂县杨家沟的住户,全是姓马的人家,只剩下沟口上的一户杨家。据这户杨家人说,他们的老祖宗曾家居长安,在唐朝当过大官。后来是为躲避战乱才逃到陕北来的。延安有祖坟,清涧杨家园子有田地。并且说杨家沟的“马”家,原来是杨家在清涧杨家园子带上米脂来的地户(佃户,也叫地伙计)“家人”。马家的先辈曾从姓于杨。后来因为杨家人在北边成了大事,米脂杨家沟杨姓人户,不断追随了去。这里的杨姓户才减少起来。后来马家势力越来越大,执掌了这里的农事,便复马姓自立庄园。所以,清朝的米脂县杨家沟,实际上成了“马家沟”。时至今日,除了山头上留下几座杨家的古坟遗址外,也就仅有沟口上这户杨家了。
我们还了解到,米脂县的杨家沟杨姓户,其所以被马家取代,也还另有其时代的大背景。从杨溥迁家移坟到陕北,与其长子安贞先后在清涧杨家园子和米脂杨家沟开拓了两大农耕基地,也就20多年时间,他们能够如此发展,皆因他们抓住了扩大耕作的主要条件,即占有土地。与之同时,他们看到,越近农牧接边区,由于民族杂居,闲散劳力和土地越容易占取。招纳地户也极为方便。这更使他们认识到,黄土山沟里同样有广阔的财源。杨溥之后,他们家虽由官家门第成为庶民,但对他们来说,却是英雄有用武之地。
再从民俗角度了解,大凡农耕大户(今天我们谓之地主)都是凭召来的地户耕作。传说,当时当地杨家的地户中,多有“杂胡”,且多来自夏州,泛称“西人”。他们之中,也有因耕随俗,从主认姓的。农业主又大都是“中原人”,因此这些“西人”相对地把自己的农业主(即地主)称为“东家”。入宋以后,宋夏对立,战乱频发。西人作佃,屡受宋朝官兵怀疑追杀,经常发生西人中途逃奔的事。故民间有“西人苦白受”的流言俗语。类此,传说虽不可尽信,但在米脂县杨家沟杨家人的口中,似乎都是有鼻子有眼的实事。我觉得不见得全是无中生有。
同样,米脂杨家沟也逃不了时代大潮的演变。辽、金、西夏与宋长期的对抗和彼此的角斗,使蒙古人在他们的身后强大起来。使他们都先后灭亡于长期用武的战争中。然而,蒙古军南下之初,蒙古民族还处在奴隶制时代,每过处烧杀惨重,古老的长城线上城堡尽毁,族众逃亡。米脂杨家沟的杨姓人户,同样四处奔离。确有东渡黄河,逃难石州,躲进吕梁山区的,直到明代实边时才又返回故地。所以后来有人借此情节,说杨弘信“是从山西石州打过河西”逐步向榆林发展,“进驻麟州自为刺史”的。其实,恰恰相反,石州的杨姓户中,就有从米脂县杨家沟逃难过去的。因为,杨安贞开发米脂杨家沟农耕时,杨弘信尚未出世;五代时杨弘信已在麟州自力,不需要再去山西“火塘寨”练兵;至于宋夏交兵时,杨弘信已经不在人世,谈不上说他“以麟州归宋。”可见,说“杨弘信从山西打到麟州”的一切说法都跟杨弘信雄起麟州搭不上勾。所以我认为,杨家米脂县的农耕基业,是杨安贞经营的。同样,米脂县的杨家沟与今天神木县的杨家沟古村遗址,都是因为杨家农耕开发而有的地名。
总之,从延安的杨家岭,清涧的杨家园子,到米脂的杨家沟,再到神木的杨家沟,杨溥、杨安贞、(安贞子)杨爚,这三代人,并不是一代结束再开始一代,而是在一代人经营的过程中,另一代人已经开始了新的经营。所以前后大约30年时间,这长安城里“新昌坊弘农杨氏”便来到了今天的陕北。
四、杨弘信成为麟州土豪的历史过程
“杨家将”举世闻名,他们是麟州杨氏家族中走出去的一支爱国主义英雄群体。所以史家、学者多言杨业的父亲杨弘信是杨家将的始祖。这是应该肯定的。另从麟州杨氏家族来说,麟州杨氏家族的始祖则应该是杨业的祖父杨爚(元)。这是今天麟州杨氏家族后代人如同称州城为“祖邑”一样,也都是各家各户公认的。只因新、旧《神木县志》对杨爚无记,所以有人说他名不见经传,这也是事实。不过,世界上的人还是名不见经传者多。还好,只要是客观存在过的,必有踪迹,可查、可考、可以推测、判断、分析研究,迟早总会被人发现的。近年,贵州的杨维森先生所著《弘农杨氏族史》中,我们见到了《新昌坊弘农杨氏世系》表和杨爚的纪事。这才让我对神木地方史中经常出现在杨姓《家谱》中的始祖人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1、杨弘信的父亲杨爚是麟州杨氏家族起势的奠基人
从神木县前杨家沟长辈人曾见过的明代家谱和今天前杨家沟新编《家谱》中,我们得知:神木县前杨家沟是麟州杨氏家族的发祥地。
按这些《家谱》所记,晚唐时,杨爚从米脂的杨家沟来到神木,选准的落足地方,即今神木南乡的杨家沟。由于他们家曾是官宦门弟,所以不是逃荒,而是带来一大帮人落地建宅,开发农耕,起办家业的。他们选择在这里,主要看到当地有两个基本的好条件:
一是土地肥沃,水源不缺。陕北历史上贯为“十年九旱”之区,而神木的前后杨家沟,不仅黄土层厚壮,而且至今当地不乏水源。前后沟总长20多华里,全是厚实的沃土。半山的土坡上也绿树成荫,真可谓农家必耕首选之地。
二是地方环境隐蔽,便于防范。乱世之秋的大户人家,不论何时何地总是盗匪关注的目标,故防范第一。于是,明智者总不肯显露头角。神木杨家沟是窟野河下游即将注入黄河处东边的一条侧旁沟渠。沟道入口狭窄,似有一夫把关,万人莫入之势。沟道深进走向与窟野河川道大体平行。纵向南北,没入群山纵横之中。北距麟州城70多公里。西入夏境尚远。地势复杂,来犯者很难施展多少本领。加之,东、南两面都近黄河,万一遇到特殊情况急渡逃离,最远处也不过二、三十华里,便可以舟渡河东。
当时,全国大乱,唯陕北安宁。中和四年(884)“麟州隶河东”18以后,李克用忙于用兵南下,与朱全忠争雄,无暇顾及河外之地,继以折宗本子折嗣伦为麟州刺史。折氏为政以宪19,这就更使杨爚在当地获得了一个稳定发展农耕的社会环境。然而,他之所以能比他的父辈们更有作为,不仅是上边所说的“地利”,而且是他对农业耕作的管理办法上有了革新,这就是“农坛耕作”制,使他成为麟州杨氏起家的奠基人。
2、“农坛耕作”制是麟州杨氏农业起家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扎实的经济结构基础
麟州杨氏家族农耕大户传承下来的管理地户耕作的办法,我叫它“农坛耕作”制。这套耕作上的管理办法,一直在当地影响到近现代。所谓“农坛耕作”,就是每户包种农业主(地主庄园大户)田地的人家就是这家农业大户的“地户”。地户数家集居一村。村设“农坛”(专门祭拜农神,即祭“神农氏”的供桌香案固定地方)一处,定一有众望之人为“坛主”,总管每年开春出牛时的祭拜活动(求农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秋后的交租纳粮事。(春祭日在正月二十三日,秋祭日在九月十七日)这个农业管理办法,实际上的作用,是使农业主摆脱与地户之间直接的租庸关系,避开了地户与农业主直接收粮要租的矛盾对立状态。从而起到了凝聚主、从关系和调济感情作用。所以在当地特别是后来杨姓大户中一直延续下来。到现代,这种办法还留在当地农村庙会事务的管理中。说这个庙会是多少“坛”,就是这个庙会筹办是由多少村子负责的。所以,麟州杨氏凭农耕起家,这种“农坛耕作”制,便是他们起家能够迅速发展的最有效的管理机制。数年之间,杨爚就用这种农事管理办法,为他们家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于是筑堡建寨,成为当地最大的农业大庄园主。
3、杨弘荣继父为民,操持家业,为其兄杨弘信操兵练武提供了经济保障
杨爚的奠基立业,在麟州不仅站稳了足,并建堡筑寨成为农耕大庄园主。他们家所修的山寨,在今神木县沙峁镇菜园沟村的西山头上。北距州城60多公里,南到杨家沟10公里。寨堡南北一华里,东西不到半里,随山势而建。南北有门(叫寨门墕)。南寨门墕筑有高台作堠望(哨台)。顺山梁南北下坡均有出路,唯东西两侧是悬崖。当地人把此寨堡遗址也叫“杨家城”。为了区别州城,我们称其为“小杨城”。小杨城比州城虽小,可它也是麟州杨氏起家之源。杨爚之后,次子杨弘荣继父守业为民,一直操持着这里庄园家宅的农耕事务。
杨爚虽为庶民,但他在麟州杨氏家族中德高望重。为了显示他们家是华阴弘农杨氏之后,两个儿子长名弘信,次名弘荣,都带着“弘”字。怎奈旧地方谱志,官有记,民不录,所以在清代道光朝《神木县志》中,兄名“杨信”为官有记,弟名“杨荣”生平不录。都是中间略去“弘”字,让不知底细的人,多以为他们并没有同胞关系。其实,杨弘信之所以能够以武力雄起一方,正是全凭他弟弟杨弘荣为他操持家业,提供所需要的一切供给,才保证了他在“石城”操兵练武,成为“土豪”。
4、善于民族交往,也是杨弘信成为“土豪”的重要原因
杨氏成为地方大户,修堡筑寨以后,需要养兵保卫庄园。然而西(夏州党项)北(契丹)、东(折氏、原本云中大户)三面都不是中原汉族。西、北两面更是游牧之区。民族关系在当地不仅是立足之本,而且是存亡关键。杨弘信在石城练兵原本为保护家园,可是由于他的队伍是从“家族地户”中选拔出来的“家兵家将”,听从主命的意识很浓。而且,在杨氏招纳的地户中也有“胡人”,可在他的麾下一兵一将都以杨姓为荣。这就出现了后来有“胡人”称他们家的人为“王爷”(麟州王)、“王娘”(曾称杨业妻折氏驻守过的连谷镇为王娘城)之类的民间口封。很快使杨弘信拉成一支家族武装,成为“土豪”。客观上为进入州城,准备了武装实力。
在神木县太和寨乡的杨武家湾,我曾听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麟州杨家曾有一家地户是党项人。被杨家收为地户后,他们就随主认姓为杨氏。经数年耕作,子孙满堂。宋夏对立后,好多“西人”被赶回夏境。这家人户也被查出来返回夏州。但是他们的后代西返之后,不知道他们的先辈人曾经是党项哪一部族,就自名为党项的“杨家族”,再后来蒙古人南下进攻夏州,这家党项族的杨姓人,又跑回杨武家湾来,与当地杨姓户,统统改为姓“武”,使这个村子的地名“二姓归一”叫成“杨武家湾。”村里人直到明朝开国,才又各复本姓。这就引起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在党项羌里出现了汉姓部族,而在麟州杨姓家族中又有“胡人”、“西人”、“党项羌人”为地户、家人。这种民族事例,不仅反映出杨弘信起势成为“麟州土豪”的支撑力就是善于民族交往。同时也反映出我中华民族在融合的历史过程中通常存在的现象。
5、折嗣伦去世后,麟州的行政空间给杨弘信进入州城提供了方便
杨弘信初起练兵,原本为保护家园。后来家业更大,“家兵家将”扩大成了地方武装。所以有“石城练兵”的军事发展过程。“石城县”曾经是他军帐的营堡,养精蓄锐的要塞。
石城遗址在今神木县城南黄石头地村东北大约一公里处的山头上。也在窟野河的东岸,北上古麟州城40公里,南下小杨城30多公里。山头上堠望遗迹相连。山道彼此通达上下。临窟野河大川有一段山体隔离的大断崖上,曾残留着一排几百米的栈道痕迹:“橛眼石孔”。可想而知,当时北上州城,南下家寨,杨弘信的军帐营地,出入石城所至,是直通无阻的。这些山道遗迹和古时留下的堠望都是当时他们随时可以向州城进发的要道;也是及时传递州城讯息的捷径。
考“石城”遗址,古寨堡为后魏所置石城县。“废帝时(552-554)改银城”,古属西河郡。不过,“周武帝二年(567)移银城于废石龟镇。”即从此以后这里就再不是“银城”了。故晚唐的银城在石龟镇20。所以杨弘信在此作了练兵的营寨,沿其旧称,仍叫“石城县”。于是明代人在神木前杨家沟修建起杨家祠堂时,传说就有位延绥镇的总兵官,便给这祠堂题匾额为:“瑞应石麟”,意为杨氏麟州起家,是从石城县到麟州城发展起来的。
环境的“地利”条件,民族的“人和”关系,构建起杨弘信雄据麟州得天独厚的经济基础和军事实力。所以,当时当地,折氏势力东移后21,朱全忠篡唐,李存勖(克用子)南下争雄,唐朝廷已不存在,麟州出现政治空隙时,时代又给杨弘信展现出了“天时”,杨弘信凭着自己实力,他抓住机遇,进驻州城,显然是形势的必然演变。杨弘信进入麟州城自为刺史,静待中原大局的稳定,保了一方的平安。应该说这是顺天意得民心的事。
结语
总上所述,麟州杨氏源于弘农华阴。从唐穆宋时代杨於陵起,子嗣复,孙杨损。三代人连官大唐的(户、吏、刑部)尚书第,入宅京城长安新昌坊。黄巢起义前夕,朝廷内南北“两司”欧斗更加激烈,朝官与宦官争权已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科甲出身的朝官杨损,被调山东青州,不久身亡,死因不明。损子杨溥奔丧山东,正逢王仙芝起义前夕,未能久留,返回长安。时,京城已经混乱,官不思政,民不聊生。杨溥看到仕途无望,长安不安,大关中已成为全国割据势力和起义军共谋取的交点。遂迁家移坟北上延州。安葬父亲于(延安)杨家岭(据当地传说、杨家岭初称杨家坟或杨家三尚书坟园);并买田置地开发农耕于(清涧)杨家园子为养家基业。杨溥长子安贞,得法于耕,继续北进,至(米脂)杨家沟,独当一面另开基业,并熟悉了与“西夏人”交往,得农牧互补之利,成为耕作业主。安贞子杨爚,北上麟州,更有作为,革新耕作管理,采取“农坛耕作”制度,广纳地户,迅速发展为地方农耕大户,修堡建寨,遂成大庄园主。杨爚长子杨弘信为保家园,练兵学武于石城县成为“土豪”。次子杨弘荣,承父业,操持耕作,继续为民。从杨溥离开长安,到杨爚在麟州成为农耕大庄园主,这是三代人为庶民的事;从杨弘信拥有地方武装成为“土豪”,入州城主政麟州至五代末年,连前则是四代人80余年的经历。在此期间,杨家人并没有谁去山西另起过炉灶。尽管当时麟州为河东管辖,但由于地域位置是在黄河西边,被宋人称之为“河外三州”(麟、府、丰)之一。由此可见,在麟州杨氏起家这个问题上,历史并没有给其他说法留下任何可以“嫁接”的茬口。所以欧阳修的《杨琪墓志铭》文中留千古名言,明确地告诉后代人,杨氏初起不在黄河东边,是来自黄河西面的。历史的客观存在是永远改变不了的事实。杨家将主要人物杨业的家乡是在古麟州的新秦县。即今陕西省榆林市的神木县。杨业是陕北人,神木县是“杨家将”的故里。“杨氏初微自河西”是历史的真实。
注释
1、《供备库副使杨君[琪]墓志铭》,《欧阳永叔集》卷二。
2、史记·匈奴列传》。
3、史念海:《鄂尔多斯战国时期秦长城遗迹探索记》,《考古与文物》创刊号。
4、新旧《唐书·张说传》。
5、18《资治通鉴》卷284、256。
6、杨信本名弘信,宋人避太祖父赵弘殷讳,略中间“弘”字为单名“信”。
7、《旧五代史·折从阮传》。
8、清·道光《神木县志·人物上》(五代)杨重训条。
9、《宋史·杨震传》。
10、《大金国志》卷十七、吴天墀《西夏史稿》附录三《西夏大事表》。
11、2010年央视《百家讲坛》栏目,袁腾飞讲《杨家将》。
12、《宋会要辑稿》方域二一之一。
13、14杨维森《弘农杨氏族史》“四十世杨宗闵篇”,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5、华阴《杨氏源流》新昌房杨氏世系表,陕西旅游业出版社,2000年版。
16、17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第三节《唐后期政治概况》,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06、232、226页。
19、21戴应新《折嗣伦碑记》《折氏家族史略》,1987年版。
20、清·道光《神木县志》沿革记事,“石城县(关)后魏置,废帝时改银城。”所记与《元和郡县志》相同。
作者简介:杨文岩,男,陕西神木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榆林市黄土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神木县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神木地方文史尤其杨家将文化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