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纸张发明之前就已经有了剪纸的雏形,起初,人们剪的是树叶、树皮、皮革、金银箔片等。如司马迁《史记·晋世家》中就记载有“剪桐封弟”的故事,说的是周成王“削桐叶为圭”以封其弟叔虞;现代诗人郭沫若曾说过:“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功不朽”。无论是南国的刻纸还是北方的窗花,尽管形式略有不同,但都是人们心目中的物化语言,是数千年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承载者。在民俗活动和民众精神方面,民间剪纸与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与民俗文化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关系。
剪纸在民间宗教和巫术活动中的作用
民间剪纸是一种心态艺术,它实质上是为了表现人们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特定心理积淀和心理观念。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的认识肤浅,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文化不发达,人自身的力量不能抵御自然界的灾害,人们便把消灾纳福的美好愿望寄托于现实世界根本不存在的神灵身上,认为天下万物是有灵的,地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神仙来主宰。因而他们从追求美好的愿望出发,把某些事物视为吉祥物而加以信仰崇拜,并相信这些事物能避灾纳福,获得吉祥,这便是民间剪纸的初发动机。
迄今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1959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古墓葬群出土的7件北朝和隋唐剪纸。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北区墓葬发掘简报》记载,其中有唐代的一件为招魂用的剪纸,其余6件都是团花剪纸。7件中一件是蓝色,另外6件均为土黄色。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属土,是五行色中的正色,也是东西南北中五方的中心。这些剪纸出土于墓葬,是随葬品,自然是用于慰籍亡灵,祭祀鬼神,寄托活人的企盼和祝福,是亲人对亡者表达心愿与祝福的物化语言。这种剪纸在中国西北部的山西、陕西、甘肃、宁夏一带至今仍很流行。团花有团圆美满、成双成对之意,在民俗生活中倍受青睐。新疆出土的团花剪纸有一幅是《对猴团花》。按照民间的理解,猴是保护神,并有辈辈封侯、加官进爵之意。还有《对鹿团花》,鹿是吉祥物,起着保佑子孙繁衍的作用。鹿是福禄的意思,象征着财富。据张道一先生考证,鹿全身是药,古人视之为“仙鹿”,是寿星的坐骑。
值得注意的是, 新疆出土的唐代招魂剪纸,就是现在乡村中流行的拉手抓髻娃娃剪纸。这种被称之为“人胜剪纸”的剪纸是用彩绢或彩纸剪成的花样,帖起来或插于鬓角,起辟邪、装饰作用。《山海经·西山经》中写“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1] 唐代词人温庭筠《菩萨蛮》中描写了一位身着藕色衣服,头戴剪纸人胜之美女的睡态:“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讲的就是插在鬓角的人胜。唐代诗人李商隐《人日记事》曰“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抓髻娃娃剪纸是民间巫俗剪纸,它的主体形象是正面站立、头饰双髻的娃娃,双手上举或外撇,双腿分开站立。他的功能有招魂、辟邪、送病、驱鬼、镇宅、祈雨等。一般情况用女性,或不分性别的男女合体。女性抓髻娃娃一般都是梳饰双髻,头戴花冠或男根,双手上举,抓鸡。男性抓髻娃娃一般是圆头,头上束发,双手上举或外撇。中国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女佩就是最早出现的抓髻娃娃的形象之一。此外 ,在其他民族中,也不乏抓髻娃娃的形象。如公元前2500多年前的弥诺斯人,就把这种形象看作家神。信奉萨满教的满族人叫它麽麽神。它时时处处与人同在,是威力无边的保护神和繁衍之神。唐代安史之乱时,诗人杜甫从关中逃往陕北富县,夜宿朋友孙宰家中。友人为惊魂未定的杜甫泡脚解乏,剪纸招魂。他在《彭衙行》中写到“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这种巫术形式直至今天在中国西北地区仍很流行。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如有小孩受了惊吓,亲属就剪个抓髻娃娃,放在孩子受惊吓时穿的衣服里,由妈妈拿着去叫魂。民间认为母子连心,“娘叫一声千里远”,被吓跑的灵魂不管游到那里,都能听到妈妈的呼唤,也会跟着母亲一起回到病人身上。一种是如果有人生病,家人就会拿着抓髻娃娃的剪纸在病人身上上下晃动,口里述说着病人的病情,并让抓髻娃娃把病带走,然后把剪纸拿到十字路口烧掉。 2003年非典流行期间,人们还把抓髻娃娃的剪纸贴在门上,并写上“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抓髻娃娃一扒叉”。扒叉是横眉冷对作拒绝入内状的意思。只要抓髻娃娃这个人类保护神站在门口,妖魔鬼怪灾难病魔都会吓跑。还有人剪两头对顶的牛贴在门上(上附“千灾万难,老牛顶散”等文字),据说同样会起到禳灾的作用。淫雨连绵时,人们还会剪一些手拿笤帚的抓髻娃娃,用红线系在木棍上,将之插在墙头或院子里,口中念道“扫天婆婆你是神,快到天上扫掉云。”如果久旱不雨,人们还会将抓髻娃娃倒帖在水缸上用于祈雨,意思是娃到水到。年轻媳妇不生孩子,家人也会剪抓髻娃娃压在床铺底下,以求得子。
在中国西部地区,这种混沌的思维方式,古老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意识,至今仍保存的比较完整。在人民的生活中,特别是在古老的巫术活动中,这种充满神奇的巫术形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它在中国民俗历史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说是一种活化石、活文物。
剪纸在人生礼仪中的作用
《礼记·昏义》中记述:“昏礼者,礼之本也。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 [2 ]那么,剪纸在这些重要的人生礼仪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一)婚俗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3 ]在中国,自古以来婚姻就承担着传宗接代、延续家族香火的重任。中国人比较含蓄,对婚姻的目的和要求不是直白地告诉人们,而是用隐喻的手法表现出来,其说服力、表现力更强。
结婚用的剪纸统称为“喜花”,用大红纸剪成。红火喜庆,同时辟邪。这一点全国各地无一例外。不同的是在有些地方(如天津),结婚时男方家帖双喜,女方家帖单喜。众人看到喜字,便知道这家是嫁闺女还是娶媳妇。人们在剪喜字时总是要把对结婚的期盼融入其中,例如《锦鸡戏(喜)莲花》、《鸬鹚探莲花》、《鱼戏莲花》等,就包含有这方面的隐喻。莲花有富饶、灵性、纯洁、神圣的意思,是女性的象征。在佛教文化中莲花被喻为女性,这种说法在中国也有相当长的历史,乐府诗《江南》就记载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在民间文化中,鱼是男性的象征。男性“以鱼为象征的观念,不仅限于中国人,现在的许多野蛮民族都有着同样的观念,而古代埃及、西部亚洲以及希腊等民族亦然。崇拜鱼的风俗,在西部亚洲尤其普遍,他们以为鱼和神的生殖能力具有着密切的关系。至今闪族人还以鱼为男性器官的象征”。[4 ]以鸡、鸟象征男性由来已久,古代传说月中有玉兔,日中有金乌,金乌即三足鸟,神鸟,故以鸟喻日,属阳。《淮南子》中记述,商族之祖契无父,他的母亲简狄在河边捡了一颗鸟蛋,吞下去后怀孕生下了他。所以,后来人们在玄鸟到来的日子去高媒庙求子。《礼记·月令》记载了这样的民俗:“仲春之月,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 ,授以弓矢于高媒之前”。[5 ]“鸟直到现在都是生殖器的别名,卵是睾丸的别名”。[6]不仅在史料中有这样的记载,在民间方言中也可找到佐证。陕西关中地区把小男孩生殖器称“雀”(方言读 qiǎo),陕北人叫“鸡鸡”。
结婚时的团花一般贴在炕中央或坐炕窗外,有时也贴在屋顶,但这时的名称就变了,叫“顶棚花”。圆形团花贴在中间时,四角贴四个三角形的角花,民间美术研究家靳之林先生考证它是“构成天圆地方、地之四极,圆方相合,天地相合的基本结构”。[7 ]艺人在剪喜花时虽然有随心所欲的成分,但使用的必须是程式化的符号语言,所以给人的印象是万变不离其宗。如山西、陕西一带民谚就有“石榴戏牡丹,一辈子爱老汉”,“身下剪个聚宝盆,新媳妇婚后生贵人,”“边子剪些碎万字,新媳妇聪明懂万事”等等,讲的就是图案和心愿之间的关系。
人们把毫不相干的动植物联系在一起,并不是它们之间有什么真实的联系,而是因为它们作为“文化动植物”时,被人们赋予了一定的象征,附注了人们的期盼与愿望。
(二)葬礼 丧葬是中华民族特别重视的人生礼仪之一。它从人类蒙昧时期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程序化的文化模式。各民族的丧葬仪式均能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道德观念。应该说,整个丧葬活动既是亲人对死者的悼念,同时也是对生者的道德教育和文化传授。 在民间,人死断气时,家人都要杀倒头鸡,同时剪岁岁纸挂在门外。岁岁纸是用白纸剪成条扎成的一种挂件,死者活了多少岁,岁岁纸就剪多少条,用以告诉众人死者的阳寿。死者辞世第一夜鸡叫时分,孝子披麻戴孝向死者烧纸,边烧边说“过金桥过银桥,千万不要过万马桥,万马桥上有杀人刀”,告知死者去阴间的道路,名曰“烧鸡鸣纸”。把死者停放好后,亲人们便开始准备死者到另一世界的生活用品。剪纸钱是用麻纸折叠起来剪成的纸制“铜钱”,它所模仿的是中国圆形方孔或圆孔的铜钱。亡者活了多少岁,就要用丝线或麻线穿多少个纸钱铺在棺材底下。此外,下葬那天要撒“买路钱”。死人埋好后,还要用纸钱撒在坟地周围,让死者到另一世界享用。做金山银山让亡者有享不完的金银财宝;做金斗银斗让亡者有吃不完用不尽的米面;做金童玉女来陪同死者,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另外,生者还要给死者做在另一世界居住的房屋,免得逝去的亲人在外面风餐露宿。不管他活着时生活是否富裕,死后亲人总要送他一套宽敞舒适的房子,让他生活得舒服。而这些都是用高粱杆和剪纸制成的。过去,做的是金碧辉煌的高墙大院;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开始做亭台楼阁。送葬一般用骄子将棺柩抬到坟地,轿子是请纸花匠用剪纸和木材作成的,有“三起楼”、“八卦顶”等。在这些丧葬仪式中,最重要的是引魂幡的制作 。所谓“引魂幡”是用白纸剪制而成的仙鹤,民间认为仙鹤是神仙的坐骑。在出殡那天由儿子披重孝举着走在棺椁前面,让仙鹤引导死者的灵魂升天。据说,剪纸用于丧葬仪式至少在唐代就已经出现,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除此之外,在死者的祭日头七至五七、百日、周年、三周年和清明节、中元节都要到坟上烧纸。农历六月六烧纸、送水,十月一送寒衣,这些“衣服”都是用纸张剪出来的,也可算是一种剪纸的艺术。这种剪纸衣服一般也都是在祭祀时由亲人在坟前亲自烧掉。人们相信人死只是灵魂离开了肉体,他的灵魂是到另一世界继续生活去了,用这种习俗慰藉失去亲人的痛苦。这些都是为了取悦鬼神,是亲人对亡者思念的一种表达方式,实质仍是满足心理需求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剪纸在传统节日中的作用
民俗节日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它是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沉淀起来的精华。这些民俗节庆活动均反映着本民族的历史背景和民族精神,体现着该民族的社会心态与文化取向。
(一)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尧舜时期就已出现春节的雏形,当时称“载”,此后的夏朝称“岁”,殷时称“祀”,周朝称“年”,以后虽历经了沧桑,但称谓就再没有改变过。
据说,“年”原本是一个深居山林的怪兽,每逢冬末春初的月黑之夜,便到村庄里,逢人便吃,遇畜就咬,没人敢挡,无兽能降。因此,每逢冬末春初,人们就家家关门闭户。“年”整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 一天夜晚飓风大作,雪花狂舞,寒冷难挡。村口一户人家点燃一堆竹子取暖,这时“年”闯进院子,通红的火光把年惊住了,燃烧的竹子“劈啪”作响,把年吓得仓惶逃窜,这家人意外脱险。之后,人们便知道了年怕巨大的响声和红颜色,找到了降服年的办法。从此,每逢年节人们便用放爆竹、贴门笺的办法来吓唬“年”。
门笺据说是从古时彩胜演变而来,彩胜是用彩绢或彩纸剪的一种避邪物。有人胜、花胜、宝胜等,都是用于传统岁时节令。唐朝学者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记载:“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8]可见,唐朝时的彩胜不仅在民间,就是在当时的上流社会也已普遍使用。
门笺的内容基本都是祥瑞如意,如“鹿鹤同春”、“双喜临门”、“四季平安”等。传说挂门笺的用意是吓跑怪兽“年”,同时取悦鬼神。
人们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来常驻人间,是了解民间家事的长官、家庭的保护神。除夕迎灶神,在灶台墙上贴灶君神像和对联:上联“上天言好事”下联“下界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然后供上香火和供品。腊月23要送灶,这天黄昏时,给灶神供上扎好的纸马、草料、糖果,敬上香火,然后揭下灶神像,与纸马草料一起点着,让灶君随着青烟西去到玉帝那里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玉帝根据他的呈奏来决定各家来年的吉凶祸福。
除了门笺,过年还要贴墙花、炕围子、窗花等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不仅是为了红火喜庆,更重要的是融入自己的心理需求,表达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的期盼。
(二)端午 端午是中国三大民俗节日之一。乌丙安先生说:“端午是我国多民族的民俗大节,两千多年来,不仅汉族家家户户要在城乡村寨举行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同时,还有26个少数民族也都在庆祝这个盛大节日。” [9]
端午起源于何时何地,众说不一。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可能是古时南方某少数民族祭祀龙的节日。民间流传有说是纪念介子推的;有说纪念战国时吴国大将伍子胥的;还有说纪念孝女曹娥的。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是纪念楚国诗人屈原。笔者认为,在社会上流传的这些说法并不是端午节之源头。试想,这一天人们要在门窗上插艾蒿、喝雄黄酒、戴香包、帖钟馗像等,按民间的说法,这些活动均为消灾免难,应该说与纪念某人没有什么关系。
五月份气候湿热,易生瘟疫。《礼记·月令》中记述:“仲夏之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10] 自古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月初五为九毒之首,是个不吉利的一天。所以,端午在古代应是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据考,五月端午是从古老的宗教驱邪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俗话说:“批把黄,医生忙”。每年阴历四五月份,正是南方疫情流行的高发期。人们除饮用雄黄酒,用艾叶煮水沐浴及插戴菖蒲、艾蒿、石梅花、山丹花以及蒜头等五种药用植物以防瘟疫外,最常用的方式便是用巫术的手段送瘟神了。送瘟神的方式有很多,如日本用马,中国北方用带有“厄”字的风筝。而在水道纵横的江南水乡,则习惯用船载的方式将瘟神送走。具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纸叠成小船,将瘟神偶像放入船中,点燃纸船后,让小船顺流而下,将瘟神带走。另一种方法是将瘟神放入小船,摆上粽子等供品,然后由人划船顺流而下将瘟神送走。如果是一家一户,一村一寨,自然也就不会再发生什么故事,但如果是许多人家,或是许多村寨同时送瘟神,人家就会争先恐后,力争将本家或本村瘟神尽快送走,于是出现龙舟竞技的场景。但随着疫情的减弱和人们抵抗瘟疫能力的提高,五月端午送瘟神的原始功能逐渐丧失,而反被人们附会为拯救屈原的活动。
在河流稀少的北方地区,端午这天,人们避邪的主要方式是喝雄黄酒,也有在室内外洒雄黄酒,在小孩身上涂抹雄黄的习惯。雄黄即硫磺,是一种中药,具有解毒杀菌、医治虫毒和疟疾寒热之功效。另一种避邪的方式就是带荷包。荷包又称“香包”,内装香苜蓿(几种有香味的中草药),用它来熏蚊虫、驱五毒。据说最初的香包就是用来避邪的。系五色绳是端午节普遍流行的民间习俗之一。这五色分别是红、黄、蓝、黑、白。这里的五色代表五行或五个方位。五色五行,相生相克,所以五色绳本身也就被视为具有降妖辟邪作用的吉物。为了美观,女人们还用五颜六色的棉布或绸缎绣上吉祥如意的图案,在美化生活的同时,也成了她们展示才艺或表情达意的信物。
端午不仅瘟疫流行,同时五毒(蝎子、蜈蚣、毒蛇、蜘蛛、壁虎)也苏醒了,会祸害人间。人们还用剪刀剪出身着乌纱长袍、手持宝剑的钟馗像悬于门上或贴在墙上。据说钟馗吃鬼,是妖魔鬼怪的克星。在北方,绣五毒衣服给小孩穿,剪鸡食五毒、虎降五毒等剪纸贴在门上、窗户上、墙壁上,也都是十分常见的降妖驱病的手法。虎是百兽之王,能降伏妖魔,同时,它也是人类的保护神。鸡一叫天就亮,所以人们也常将鸡视为光明的使者,生命的象征,因而,在避邪时也常剪些有关鸡的剪纸。
综上所述,我们可看出,许多民俗信仰和寓意都是通过剪纸来表现的,民间剪纸艺术是一个有力的载体,将许多民间信仰、民间理念、民间情感传承至今。因此说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它们之间有着割舍不断的依存关系。
参考文献:
[1] 西汉)刘歆著.山海经 .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1 .第46页.
[2] 十三经注疏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 第1681页.
[3] 同上;第1680页.
[4]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卷). 北京:三联出版社,1946.135页.
[5] 十三经注疏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361页.
[6] 郭沫若 . 郭沫若全集(第一卷).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第329页.
[7] 靳之林 .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第27页.
[8] 转引陈竟编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研究. 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2. 第83页.
[9] 乌丙安. 端午节应优先恢复其原文化形态.西部民俗杂志 ,2005 .第3期.
[10] 十三经注疏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1370页.
(裴小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