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俗 - 宜川方言浅析
宜川方言浅析

陕北民俗     加入时间:2012/4/11 17:17:58     《陕北春秋》2011第1期

 

       宜川县位于陕北的南部,黄河以西。以前以匈奴、鲜卑、羌等民族杂居一起。北魏起,这里的居民和国家长远的统一稳定政策一起壮大发展,多民族趋就熔炉文化。这里的气候与地理环境为天府之国的汉人所不敢与不嗤,于是,今天在历史中习演,总是出去的多,进来的少,塞外文明就这样区域性地坚守下来了。生命的自如感没有因为完全的学习进步而异化为外邦文明的蝉蜕,时尚与媒体的煽情掀不起宜川文化的一个边角。外地人尽管暗自嗤笑这古怪的音符和说话发音平缓和谐,而宜川人说起本地土话来却鸣钟般响亮,歌唱般舒展;听到这样的声音,便听到了来自良知的厚道与载丰,出入释然,自在于生存的无意识之中了。

宜川风俗淳朴,语兼秦晋。其方言与陕北方言迥然不同,与离近的洛川、富县也有较大差别,它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其主要特点是“古朴平和”,其“古”,就是它沿用了古汉语的不少语法习惯,保留着中古唐音;所谓“朴”,就是它具有厚重的区域色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所谓“平和”,就是发音平缓和谐,体现了宜川人坦诚、温顺、祥和的性格特征。
宜川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北有南泥湾,西有晋师梁山林,南有黄龙山、大岭山脉,东有黄河天险,加上黄河岸沟、壑、梁、峁、塬纵横交错,塬面狭窄,地形支离破碎,交通极为不便,语言极少与外界交流碰撞,因而就更多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古唐音。
宜川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古系雍州之域,最早受到华夏文明熏染。考古发现,大约在1—2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黄河壶口一带活动,县域内有诸多龙文化和祖根文化遗迹。传说开天辟地的始祖——盘古曾经在此“卜婚”。史料有“禹治水,壶口始”的记载。而且传说大禹的妻子就在宜川。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发生在宜川。在宜川黄河岸边有个小山村叫衣锦村,村前曾建有姑爷庙,为的就是纪念大禹。种种考古发现和传说,都昭示着宜川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甚至有专家断言:人们到黄陵是问祖,而到宜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寻根。宜川置县也较早,始于西魏大统三年,即公元537年。原名为义川县。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为避太宗赵光义名讳,改为宜川县。
宜川位于陕西北部、延安市东南部,地处关中、陕北、山西交汇处,所以,汉唐文化、陕北文化、晋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和文化。宜川西、北、南三面被重重大山与外界阻隔,东面是滔滔的黄河,古代只有其西面一条道路与外界相通,所以宜川保存的文化和风俗最为久远而古朴。宜川先民崇尚教育,儒家、道家思想等在这里根深蒂固,这些文化熏陶,形成了敦厚、谦恭、讲礼义、轻功名的秉性。延安乃至整个陕北一直流传着“文出两川,武出三边”之说。两川之一就是宜川。
走进宜川这块古老的土地,你能感受到底蕴深厚、独具特色、悠久古老的风情习俗,这些风俗习惯是记录古老历史变迁的活化石,隐含着数千年来宜川人与自然共生演化、相存相争的久远基因。就语言来说,宜川县方言仍以北方方言为基础,以中古唐音为基调,受古匈奴、鲜卑、羌等民族语言的影响,形成了一个独特语系,从语言里可以听得北方人剽悍、刚直、随和、质朴的性格特征。
1、宜川方言的基调是中古唐音
“吃了么?”“吃啦,你吃了么?”
这两句对话和国人一样,是宜川人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深表对对方的关切之意,意喻含蓄,相当于现代语“你好”,有特殊的句式,也有特殊的语音,谐音为:“吃老么?吃拦,你吃老么?”
宜川土语把“杜甫”读“土普tu pu”,如果你敲门,里面会问:“撒外?”意思是“谁”,即哪位。你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答曰:不解(xie)。解即“知道”。
又如,村落的名称:“永宁、古土、社稷、椿曲、长命”等,分别读做“月泥(yuè,nì )枯脱(kǜtuō )、啥基(shà,ji)、出去(chù,qǜ )、彻蔑(ché,miè )”,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不仅声调不同,而且读音也有区别,这些读音极有可能就是口头流传几千年的中古唐音。
唐代诗人杜牧的七律《山行》中有“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的诗句,用普通话读起来就不合压韵要求,而按宜川方言来读,把“斜”读作:狭(xiá ),就合乎格律要求了。由此可知,中古唐代把“斜”读作:狭(xiá ),唐诗中也有把“野、车、鞋”,读作“yà 、chà 、hài”的,与宜川方言读音相同。再从平仄角度来讲,用普通话读唐诗,有好多句子不合平仄要求,而用宜川方言读,则基本合辙了。这就说明宜川方言与中古唐音十分接近。
宜川人把“知道”叫“解”(xiè ),《康熙字典》有释义为“晓也”,即“明白、知道”的意思,字典所注读音也有“下解切”、“蟹去声”的读音,其解释义也完全同宜川方言的解释义。宜川人把“虹”叫绛(jiàng),而“虹”这个形声字,其形符为虫表义,古人以龙为虫,“虹”为龙在空中,其义为彩虹;“工”是声符,象江、豇一样,《康熙字典》注明是“古仓切”,同音为“绛”,可见古唐人把“虹”读“jiàng”,与宜川方言相同。
宜川方言还沿袭了古汉语的一些语法习惯。宜川人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文言词句。小孩在一起玩耍,对方使性子哭闹时,会说“佯装、佯哭、佯笑”,而“佯”则是一个典型的文言词,其释义为“伪装”,也就是“装哭装笑”。乡村老农民,在一起拉家常时,时不时会说出“此言差矣、与你何干、干你何事、休要管他”等,这样的文言词句。
宜川的村庄名中有“吉元头”村和“赵家坪”村,民间把它们叫做“间头”村和“叉坪”村,分别读作“jiàn,tou和 chà ,pié ”三个汉字读成两个音节,属古汉语中的合声现象。
尤其是宜川的丧葬习俗仪式,主持仪式的四个“礼生”,一律身着长袍礼帽,“主官”身着古官服,头戴“官帽”,如同戏剧中的官老爷。他们拖长声调,念念有词,两名男童轮流奉盘上下交替,孝子贤孙依程序稽首叩拜,动作整齐有序。而细听“礼生”的指令,竟全是古汉语词汇:“启门,诣盥洗所,着水净巾,诣酒樽所,侍樽者举皿酌酒,以灵柩前跪,按杖,上香,奠酒,进箸,供馔,奠食,进汤,息音,读祝文,伏扶,起杖,兴平身,复位”。开门为“启门”,洗手为“诣盥洗所,着水净巾”,献上筷子为“奉箸”,敬酒为“举皿酌酒”,献上饭菜汤为“供馔,奠食,进汤”,请享用为“尚飨”,磕头作揖为“兴拜”,念悼词为“读祝文”, 关门为“合门”等等。观看这古老的仪式,如同回到古代一般。宜川方言的古汉语习惯不能不让人叹服。
⒉ 宜川方言因词语活用显得更生动、贴切
宜川人的土语中,词类活用现象十分普遍,他们把走亲串友拿的食物叫“吃喝”,衣物叫“穿戴”。“吃喝与穿戴”两个动词被活用作了名词,而从意义上讲,又属偏义复词,偏重在“吃”和“穿”,“喝”和“戴”则基本无义。宜川人把秧歌叫做“热闹或红火”,形容词活用做名词。把弟弟叫“兄弟”,妹妹叫“姊妹”,偏义复词分别偏重于“弟和妹”,“兄和姊”无义。宜川人把“事情”一词不是按现代汉语中解释的“社会上发生的事”之意来用,而是指红白喜丧事,这说明“事情”这个词在古代词义范围较小,在现代则扩大了范围,这又说明宜川方言是沿用其古义的。
宜川北部方言接近陕北、山西方言,使用人数居多,而南部方言则接近关中方言,使用人口较少。
例如在宜川北部,女婿看丈人,一进门,老丈人热情接待,发烟,倒茶,问:“冻不冻,舍呀,舍其偓哈蹉,匿老后培舍热热儿的,再添舍个树喝。”示意如果你冷的话,上炕坐到下边靠近炕头最热的地方,再喝上几口热茶水,把上读“舍”,把往读“偓”,把下读“哈”,把坐读“蹉”,把躺叫“匿”,了读“老或拦”,把炕叫“培”,把水读“树”,个表示“一些”。寒暄几句之后,老丈人吩咐丈母娘:“哎,给娃祖饭,把且辣子和恰子草舍。”称呼妻子为“哎”,做饭读“祖饭”,把青读“且”,把茄子读“恰子”,把炒读“草”。吃饭时老丈人觉得菜里盐有点少,就问:“他假夫,盐甜不甜?” 意思是:他姐夫,菜里盐淡不淡。丈母娘接话:“不甜,我吃舍都酣哩。”把姐夫读“假夫”,把淡叫“甜”,把咸读“酣”。女婿要走,老丈人挽留:“韩老再超几天,要走,把倪设穿好。”意思是:闲了再住几天,如果坚持走,把衣服穿好,把闲读“韩”,住叫“超”,把衣裳读“倪设”。
而到南部,则说法还不一样。女婿和外孙进门,老丈人关心道:“走乏拦吧,亥脱老,酿老哈培舍,叫我给你倒个富。”把累叫“乏”,把鞋读“亥”,把躺叫“酿”,把水读“富”。老丈人喊叫隔壁的丈母娘:“把抬哈的枣给碎子吃,赶紧给娃走饭。”把藏叫“抬”,把小孩亲昵地叫“碎子”,把做饭叫“走饭”。吃饭时,丈母娘问外孙:“饭夯不夯,辣子麻不麻,花椒辣不辣”把咸读“夯”,把辣味叫“麻”,把花椒味叫“辣”。吃完饭,丈母娘陪外孙玩,问:“哲特老要休子不要?”哲特为“长大”,休子为“媳妇”。外孙回答:“不要,木囊哩。”把麻烦叫“木囊”。丈母娘和外孙到外面玩,一会儿,外孙哭着回来,老丈人问:“娃自么拦?”怎么叫“自么”。丈母娘回答:“碎子舍播载老忒石舍。”把上树叫“舍播”,把石头叫“忒石”。老丈人怒叱丈母娘:“看你外怂式子,莫彻结吧?看娃丕子流哈嘚扯,蛤不赶紧给擦老。”把鼻涕叫“丕子”,还读“蛤”,怂式子为“怂样子”(贬义),莫意为没有,彻结意为“害怕”。老丈人心痛外孙:“过来,叫衙抱舍,看你为婆乃式子,连娃都引不了。”把爷叫“衙”,把外婆叫为“婆”,把那读“乃”,把看管叫“引或照护”。外孙要回家,丈母娘问:“想你乃婆啦?再耨几天行不行?”把奶叫“婆”,把住叫“耨”。客人走了老远,丈母娘喊道:“刚看车娃个甲扯啦,叫你大给娃铰一哈!”看见为“看车”,称爸为“大”,指甲叫“个甲”(读ger jua),长叫“扯”。
宜川方言中大部分方言可以找到对应的字词,但读音不规范,除前面提到的以外,又如:“平”读pie ,“读”在北部有些地方读tu,“被子”读pi zi,“是”读si,“杯子”读pei zi等,“宜川”读ni chuan,“林业”读li nie、“新旧”读sei qiu、“国家”读gui jia等,读音普遍变异。有一部分方言找不到对应词语,例如前面说到的“超”(住)、“耨”(住)、“彻结”(害怕),还有“只达”(这里)、“乌达”(那里)、“啊达”(哪里)、“孽人界”(别人)、“格间”(无聊)等都找不到近似的词语,谐音也不一定准确;还有个别字,如“杏”读hie,“指甲”在南部读ge jua,虽可注音,但不符合注音规则;有个别字,如:我、袄、牛、羊、爱、脚等字根本无法注音,恐怕拿国际音标也无法注解;当然也有既不能注音也没字的方言,例如,有人在你脖子上挠,你会感觉到痒,宜川方言叫ger,把发愁叫eou;还有把ei和en、ui和un区别不开,不发鼻音,通读为ei,把s和sh区分不开,不发舌边音,通读s;东北部黄河边还把ang、eng、ing、 ong区别不开,读音模糊,区别细微,难以辨析,所以经常会把黄的说成红的,把“蒋经国”听成经经过。
宜川方言保留了不少土语乡音,这些土语乡音外地人无法效法,也难以准确标注。宜川人把墙读“确”(qié ),把水读“树”(shù ),把树叫“播”(bò ),把根叫“金”(jìn),把椿树根叫“出播金”(chù,bò,jìn),把飞叫“徙”(xì ),把讨厌叫“歇黑”(xié,héi),把困难叫“吗达”,把太阳叫“热头”,把那里叫“啊达”,把胡闹叫“哈日鬼”,把这里叫“知达”,把凉水叫“腊树”,把大门外叫“套哩”,把水井叫“接”(jiè ),把杏树叫“海播”,把做事妖气的人叫“妖捏”,把被吓叫“扯接”(che、jie),把非常大叫“特太太”,把事情干好或干多叫“美起”,把蒸不熟的或没蒸熟的叫“些的(xiè,dī )”。另外宜川方言没有前鼻音,把韵母“eu,un,ün”读“ei,ui,üi”,所以就把门读“没”,把文读“为”,把棍读“桂”,把困读“溃”,把军读“jūi”。
宜川方言使用叠音能形象地叙事状物,例如把“红、绿、黄、白、黑”,描述成“红澄澄(h áng,dòng,dòng)、玉纠纠(yù,jiū,jiú )、活露露(hùo,lòu,lòu)、赔化化(péi,huá,huà )、黑流流(héi,liū,liū )”。端一碗稀饭,稠则“稠囊囊(chóu,náng,náng)”,稀则“稀露露(xī,lóu ,lóu)”,满则“瞥延延(piè,yán,yán)”,听起来十分生动形象。
宜川话语调平缓,缺少音韵。宜川方言的读音只有阴平、阳平、去声,即现代汉语一二四声三个音调,没有上声,他们说话不拐弯,如“骑马、炒菜、伟大、骨头”分别读作“qí,mā;cāo,cài;wéi,dà;gù,tou”。其语调平缓,加上说话吐字缓慢,即使遇到急事也不紧不慢,甚至令听者着急。表现出宜川人温顺淳厚,泰然处事,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宜川人还善于使用音调表示单复数,人称代词“你、我、他”在方言中,读平声则表示单数,读去声则表示复数,节约了一个音节。
宜川处于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有着古老的文化底蕴,所以语言丰富,句式特别,语音多样。例如“了”字,可读老、拦、了、啦等音,在不同的句子有不同的读音,在疑问句中读“老或拦”,在陈述句和祈使句中读“拦或啦”,动词或形容词则读了(liao)。还有一个字不得不提,那就是“位(外)”,读wai,为量词,所有可数名词都可以用,类似英文单词“a”。在宜川,把抽烟叫“吃烟”,把犁地叫“解地”,把笼馍叫“呵馍”,把说话叫“啦话”,把放羊叫“拦羊”。人说宜川人性格直爽,就连声调都不打弯,大部分字读二声和四声,还有部分读一声,但绝对没有读三声的。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宜川人总结出许多精辟的谚语和歇后语。例如:说天气变化的有“夜晴没好天,等不到鸡叫唤”、“三九三,冻得娃子窜”、“二八月,冻死晃张三”、“日落云,不出门”等;说农活的有“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种的好白菜”、“麦黄糜黄,秀女下床”、“作生意凭本,种庄稼凭粪”、“高粱地里卧下牛,还嫌高粱稠,糜子地里卧下鸡,还嫌糜子稀”等;谈人生感悟的有“驴粪蛋外面光”、“天上下雨地下滑,各家栽倒各家爬”、“跟上当官的做娘子,跟上杀猪的翻肠子”、“你当你的官,我打我的砖”、“种麦不胜种黑豆,念书不胜学吹手”、“驴闲了啃橛哩,人闲了说舌哩”等等;歇后语有“属核桃的—打的吃”、“麦秸杆吹火—太小气”、“热闹处卖母猪—添乱哩”、“秃子头上的虱—明摆着”、“头顶生疮,脚底流浓—坏透了”等等。
3、宜川方言受外来语言的影响表达更简洁、明了
汉代以来,汉匈战事频繁,黄河岸边的石堡寨传说是金时肖银宗占据的军事要塞,宜川距边境延安一带仅百余公里,东汉时匈奴曾一度攻陷并占据宜川县城,南宋时又属女真族统治的金政权区域,异族的接触必然引起语言的交流,胡音语汇也就逐渐融入宜川方言。例如:称父亲为“大”(dá ),祖母为“谑”(nüé ),舅舅为“阿舅”,伯父为“阿伯(bei)”,有的地方把姑姑叫“吧吧”等应属羌族读音。又如:把迅速说为“克里马擦”(kè ,lì ,mà ,cà ),小巧玲珑说为“秀流”(xiù ,liū ),智商差说为“不留列”(bú ,liú ,lié ),身体有残疾说为“不连干”(bú ,lián,gàn)等等,以及村落名“可占、腊格、鹿角、阿牙、叱干”等等,姓氏中的呼延、令狐、狄、堂等,无不保留着异族胡音的痕迹。因为方言大都有音无字,准确的写出方言字来,实属不易。所以也就只能用其它读音接近的字来代替。
总之,古朴、平和的宜川方言,文化底蕴丰厚,传统色彩鲜明,地方特色浓郁,生活气息强烈,代表着宜川的民俗文化,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路、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的建成通车,人们出去方便,回来快捷,尤其年轻一代走南闯北,深感语言交流的重要。国家对普通话的推广与普及,是人们越来越感觉方言是语言交流的障碍,所以好多年轻人已经不再说方言,这样几代人以后方言的消亡是迟早的事。如果我们现在不挖掘抢救,以后的人们会不知道自己的祖先说什么样的话,甚至不知道“方言”是什么,所以我们有必要有责任来完成这一工作,为后人留下自己的语言。(作者:白周波)
 
上一条:陕北唢呐与陕北丧事
下一条:拴缰绳——陕北、延安、榆林人生礼仪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电话:0911-2257618 邮编:716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正在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