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乱弹 - 陕北过冬至
陕北过冬至

陕北乱弹     加入时间:2022/12/13 10:53:40     《陕北春秋》2011第1期

 

老延安城的人这一天吃饺子,据说能防冻耳朵。这一点,有些大户人家的意思,像是有几件长衫可以应时穿出门的老户,和中原许多地方习俗一样。偏北的绥德一带,这一天都有“过冬”的讲究,要“熬冬”。见面招呼:“今儿格熬冬呀不?”喜滋滋答道:“熬呀!”那就是这户人家要改善一下伙食。羊子正肥,开始出栏。光景较好的人家熬羊肉,一般人家吃个“羊脑肉滚白菜,”青贮白菜在陕北冬天也算好东西,较之腌白菜上个档次。哪来那么多羊肉自个家吃,杀只羊,留个头蹄,就算美咋了。吴起人也吃羊肉,但吃的是“羊骨朵”,一大锅都是羊的前腿骨。大啃一顿,会吃剩下一堆麻将似的羊骨朵,涂上红蓝墨水,就成了女儿们“翻骨朵”的玩具。在这一天,也有吴起人搅一锅荞麦搅团,算调剂一下伙食。
陕北腹地的子长、子洲一带,在冬至要“炒冬”。老话道:“冬至炒一炒,来年好一好”。正是谷豆新收不久,取将来黑豆、玉米,架锅,抱些柴火,噼啵噼啵一阵裂响撩逗得孩子心里火烧火燎。入秋积攒的南瓜籽,这会儿炒得焦黄,聊解口馋,点缀极易满足的那些儿时光阴。清代道光《延川县志》另有“炒酒”之说:“冬至日,用肉糜调酒饮之,曰炒酒”,倒是别具一格的“炒冬”法。还炒一种糕泡泡,其实是困难日子里安慰小孩的食品。糕面或少许白面发起后,条件好的人家会加颗鸡蛋,揉搓成筷子粗细的面棒,切成若干个指甲盖大小的小面疙瘩,入锅炒熟。母亲分食给一个个眼睛睁得明溜溜的儿女,“嘎丝”一声,脆沙沙,仿佛满窑焦香麦味。作母亲的,最宽慰的就是这时儿女们围在锅台边,不羡慕别人家的桌碗。那也是个整个社会都绝少贪欲的年代。这时,总会冒出个挑担的中年汉,脸黑乎乎的,围条大概曾经是白布的布片。在有鹊窝的大树下或碾道畔,点一堆炭火,摇起“呯——”“呯——”的诱惑,比礼炮还令人莫名的兴奋。家家不缺玉米,用小瓷缸子量好玉米颗子,耐心地搞叨几毛钱换一锅白花花的爆玉米花。如果家里还有一点糖精就更好了,加入转炉中,爆出的玉米花甜滋滋的。爆玉米花的汉子真像中国民间的“圣诞”老人。
许多地方很看重这个节令,一些人家会炸油糕。炸油糕在陕北可以算是重量级的礼仪食品,动油锅一般是办家庭大事。清代《怀远县志》云:“岁时惟以元旦、长至为重。”这一天,“以花馓黍糕相馈,乡里交相拜节,如元旦礼。”清《延绥镇志》载:“十一月长至日,以黍糕为馈”。新米鲜美,新软米炸的油糕更是米香浓郁,非常膨软香糯,隔年的陈米就差多了,会发硬,口感也差了。
也有一些区域,并不讲究过冬至。比如陕北南部的洛川、黄陵等,县志中“岁时”就不作记载。不是平民化的节令,里人也都不怎么注重冬至,没有什么特别的食俗和讲究。民国初《延长县志》曰:“冬至节,绅士家祭祖,相走贺,庶民不为礼”。这一带却曾有给老师“追尖儿”的习俗,或许是方言把“祝节”转了音?时至深冬,即将放假,所谓“冬苦寒,耐坐不能过腊”。家长和学子自带吃食,白馍公鸡,薯枣花生,共餐犒劳塾师,颇有教师节的意味。查阅清代《宜川县志》见到有关记载:“十一月长至,拜官、师,亲友交拜”,颇有古遗风,而延长罗子山一带旧曾隶属宜川。可惜,这讲究也只是上年岁的人才会忆起的温馨旧事了。(作者:霍志宏 陕西延安市政协)
                                          
上一条:古代浊酒今何在?
下一条:贾平凹:走三边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电话:0911-2257618 邮编:716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正在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