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构设置 | 学术队伍 | 研究成果 | 学术交流 | 资料建设 | 专业期刊 | 学术团体
榆林太白庙游记

          榆林太白庙,全称太白金星庙,原址在距离南5 里多的李家梁处。两次榆林解放战争中被炮火击毁,庙中砖木被拉走作了工事。榆林和平解放后不久,在此废墟上修建了“太白庙粮库”,为城内几个粮食门市储备供应粮。其后,废除粮食统购统销,被几个私立公司改建占用,故此太白庙名存而实亡。
    太白金星庙在陕北少有,大多数人不知其来历。据我考证太白金星庙有四说:
    其一,太白、金星名二实一。太白即金星,亦名启明、长庚。据《诗经?小雅》载:“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启明、长庚皆金星也。”
    其二,道教中的太白金星。在作为我国本土宗教的道教中,太白金星可谓核心成员,其地位仅在三清之下,其职务是玉皇大帝的特使,传达各种命令,是监督人间善恶的“西方巡使”。
    其三,神话中的太白金星。他是启明星神化的人物。白须老者,手持拂尘,道法清高,常在《西游记》等古典小说中出现。诸如《唐逸史》中与孙思邈交游的太白酒星;《广异记》中一位自称“太白山神”,能召唤神虎的老神仙;戏剧《宝莲灯》中解救沉香的也是太白金星。
    其四,李白与太白金星。在众多传说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唐诗人李白的故事,传说其母梦太白金星入怀而生,遂取名李白,字太白。后来李白好酒任侠,学道善诗,无人能企及其“仙气”。
    由此可见太白金星庙也是有来历的。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原址附近村民热心倡导下,决计恢复原貌,但鉴于原址被占,只好移到5里以南的流水沟村。由庙院中碑记获知,直到2004年始修复,形成构建独特、颇具规模的新址太白庙。
    循名责实,太白庙其实为道教场所。利用榆林文化研究会在此召开研讨会之机,我独自游览了一遍。太白庙门朝西,不甚宽大。门联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无宗教气息,似与庙院不甚贴切。入得庙院,但见一方形院落,北殿坐北朝南,为正殿;东西偏殿相对。南面似叠加二层阁楼式殿宇,实只一层,有3 米高的铜铸观音端坐神台,形貌慈祥。其东西是钟鼓楼,观音殿四周有游廊,前廊向下是多层砖阶,殿门上有联语曰:“佛殿何必深山求,处处观音处处有。”砖阶前是一小空地,再往前有水沟阻断路径。其西有戏台,其台口向东,有砖阶若干层,供乡民看戏。戏台有联语:“ 六七步如行四海九洲,三五人可作千军万马。”联语虽还贴切,但“五洲”的“洲”不能写作“洲”,显系别字。乡民热衷看戏,每年有两次“大戏”(古装戏)可观,也算难得的文化生活。站在观音阁前向西遥望,但见榆溪河以西的沙漠中耸立起一座座楼房,原有的荒凉景色迥然不见。榆林经济开发区带来了巨变,令人欣喜。
    绕过观音阁侧廊进入庙院。其北殿供五尊神圣,由东向西依次排列为黑面奇装的达摩祖师、手握如意的太上老君、慈眉白须的太白金星、手持药丸的药王孙思邈和手执火球的地藏菩萨佛。地上侍立的是四大天王。东偏殿三楹由北向南依次供奉龙王、三霄和关公;西偏殿三楹由北向南依次供奉的则是财神、十殿阎君和黑虎灵官。除龙王系乞求风调雨顺之民间神外,其余均为道教供奉之神灵。
    太白庙庙祝告诉我:乡民敬奉太白金星和观音特别虔诚。在碑上署名王艳芳者布施有38万之巨,可见其宗教信仰之执著。游览完这座罕见庙院,我有三点杂感:一是其庙本系道教场所,现将高大的观音阁建在主神太白金星正殿前妥否?是否建成玉皇阁或三清殿更合适?但基于“三教同源”说,以及民间寺庙多系佛道供奉,这样似乎能更好地满足不同信仰者的诉求;二是庙内写的对联有错别字,甚至根本非对联,文化品位不高,诸如山门联题作“四面青山朝神座,一条流水悟道心”更合适;三是观音阁东侧地上抛置有古碑装潢(上额题“皇清”)和断裂之碑身,此系文物,不该如此轻贱。我希望民族宗教部门严加管理,使各宗教活动场所走向规范化。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电话:0911-2331670 邮编:7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