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接触融合地区,是汉民族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长期聚集地。从商周直至宋元时代,犬戎、猃狁、稽胡、鬼方、白狄、义渠、龟兹、匈奴、鲜卑、氐、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蒙古、女真、满等少数民族与陕北汉族人民在漫长的杂居融合过程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共同缔造了丰富而独特的陕北文化。
一、先秦两汉时期的陕北原住民
中国境内的大漠南北草原地带,自古即为北方各少数民族驰骋疆场的大舞台。商周到春秋两千年时间里,生活在陕北大舞台的原住民是猃狁、鬼方、土方、荤粥和戎狄等氏族部落,构成了陕北族民的主体。陕北地区在这一时期几乎是一片化外之地,中原的华夏族王朝始终在这里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治。 《尚书·尧典》和《史记·五帝本纪》都曾提到 “四裔之地”,与 “方外”所指相同,都是不受中央王朝政治统治之处。 “方外”“鬼方”都是一些遥远陌生的地方,不为人们所知,这些地方是鬼神物怪的居住地。《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曾北逐荤粥。说明北方游牧民族在上古时期就与中原华夏各族接触。到了夏代,荤粥与夏族为邻,并有密切交往。鬼方亦称隗氏,春秋时代活跃在陕北和晋北。甲骨文对鬼方活动的轨迹亦有记载。近些年来,考古学家在清涧县李家崖商周文化遗址发现了鬼字陶文,榆林、延安一些县也发现了一些被认为是鬼方文化的遗物。这些都为鬼方在陕北的存在提供了佐证。鬼方为殷商的强敌,殷王武丁时曾与鬼方进行过三年的战争,才将其打败。经过不断征伐,鬼方遂销声匿迹。戎狄在春秋时代活动的范围在晋国境内。戎狄各个部落又根据服饰、旗帜、帐幕,以及马饰颜色不同,又分为白狄和赤狄等。其中又以白狄的势力为壮,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山西西部及陕北地区。《史记·匈奴传》云: “当是之时,秦晋为强国。晋文公攘戎、翟,居 于 河 西 圁、洛 之 间,号 曰 赤 翟、白 翟。”“翟”是古梗摄开口二等入声澄母字,“狄”是古梗摄开口四等入声定母字,而按照上古音 “古无舌上,舌上念舌头”的语音规律, “翟”与 “狄”同音。所以 “白翟”就是 “白狄”。“正义”引 《括地志》云: “白土古城在盐州白池东北三百九十里,又近延州、绥州、银州,本春秋时白狄所居。”唐延、银、绥三州即汉北地、上郡地,今榆林、庆阳一带。 《左传》成公十三年,晋使吕相绝秦曰: “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敌,而我之婚姻也。”与秦国同州却与秦为敌,与晋为友的白狄显然生活在秦晋之间的陕北地区。郑樵 《通志》说: “今鄜坊、绥、延皆古白狄地。”西周时,猃狁活跃起来。据文献记载,猃狁经常向周朝进行骚扰,给内地人带来了痛苦和灾难。《诗经·采薇》中有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诗经·出车》描写了抵御猃狁的情况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荤粥、鬼方、猃狁、隗氏自司马迁始,认为与匈奴是一族。《孟子·梁惠王》赵岐注、《诗经·采薇》 《毛传》郑玄笺、《吕览·审为》高诱注皆如此。王国维与诸人同,以为 “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混夷,曰荤粥。在宗周之季则曰猃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继号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号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黄文弼先生认为,匈奴即古之鬼方、混夷、猃狁、荤粥谬也,自太史公混为一族,遂令后世羌、胡不分也。他以为,鬼方、荤粥、混夷、猃狁都是古代的羌族,与匈奴差别大。羌族人批长发,而匈奴人束发椎髻,与羌人殊。匈奴族诞生和兴起的历史摇篮,在漠南黄河河套地区和阴山一带,政治中心在头曼城 (在今五原县一带)。匈奴人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在此繁衍壮大。西汉初几十年间,匈奴的势力最为强大,一度兵士达到三十余万人。而西汉王朝力量微弱,没有足够力量抗拒匈奴。因此,从刘邦、吕后、文帝直到景帝止,都不得不与匈奴和亲。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因此,武帝采取了强硬的武力防御的方针,启用卫青和霍去病为主将,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反击战,三败匈奴,汉朝在河西及上郡、朔方、西河 (俱在河套以南) 一带实行屯田。东汉时,由于匈奴内讧,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公元 49 年,南单于率部众归附汉庭,被安置在北地、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代等郡地方,在今山西、陕西北部及内蒙古呼和浩特至包头一带,因与汉人杂居,逐渐从事农业生产,更多地吸收汉族文化 。可见,南匈奴人很多聚居在陕北地区,直至逐渐被汉化。后来,汉朝为了更好地管理南匈奴人和新附的北匈奴人,把原来西河、上郡和朔方的匈奴、乌桓、羌、胡人进一步南迁到并州中部的汾河流域一带。《史记·大宛列传》是记录古代中亚人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地理的重要文献。司马迁记录的是张骞的口述和报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寻访月氏和乌孙,联合抗击匈奴,斩断匈奴的右臂。自张骞凿开西域之门后,音乐舞蹈、奇珍异宝悉数进来,汉朝政府对西域民风、政情从此了如指掌。这些西域人后来很多内附中原,一部分人被安置在陕北。龟兹国是西域古国之一,以库车绿洲为中心,生活在今天的新疆阿克苏地区,人种以吐火罗人为主,杂有塞人、雅利安人、羌人,其通行语言为吐火罗语乙种语言。从西汉宣帝元康元年起,龟兹国人陆续内迁。龟兹国王来中原地区朝贺,受到隆重接待。国王朝贺,带来的侍从、将士,少则数百,多则上千。《汉书·地理志》“上郡”条下有: 龟兹,属国都尉治。颜师古注释说:“龟兹国人来降服者,处之于此县,故以名曰。”《新斠注地理志》卷十三谓即陕西米脂县。汉代的龟兹县既然在现在的米脂县境内,可见已经有许多龟兹人移居陕北。龟兹在伊斯兰化前,以佛教为国教,是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龟兹人能歌善舞,音乐为最。所以,龟兹人把西域的佛教、舞蹈、音乐带到了陕北地区,丰富了陕北文化。此外,乌孙、大夏、大宛、安息、康居、奄蔡等国的西域人也迁至陕北洛河流域。
二、陕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牧民族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大融合时期。在三四百年的时间里,鲜卑、羌、氐等北方的少数民族先后登上了陕北历史大舞台,并相继在这里建立了政权。陕北民族的融合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高潮。拓拔鲜卑入住中原,所建北魏政权逐渐发展成为南北朝时期代表我国北方的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如果说在这之前,很多少数民族主要在边疆地区开辟祖国的疆土,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却是很多少数民族,其中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在这里建立了政权,和汉族以及其他各族一起,共同创造了历史。北魏王朝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统一我国北方地区的中央王朝。汉朝灭亡后,除南匈奴之外,从匈奴中还分解出了一支名为 “屠各”部落。南匈奴和屠各都散在今山西、内蒙古、甘肃、陕北一带。这两部分匈奴人联合起来,先后在西晋时建立了北汉、北凉政权。此外,由匈奴和鲜卑族融合后产生了匈奴的新的一支———铁弗匈奴。其首领赫连勃勃于 407—431 年在陕北建立夏。大夏国范围很大,以河套南北为中心,南至秦岭,东到太原,西北至宁夏、甘肃。设立了 10 个州,2 个护军进行统治。这 10 个州,陕北地区有 3 个州。幽州 (治大城,今河套南),朔州 (治三城,今延安城东南部),秦州 (治杏城,今黄陵县南)。公元 431 年,南匈奴建立的政权陆续被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所灭,同化于汉族。
三、陕北地区隋唐时期的少数民族
突厥与回纥同属于一个大的部族联盟。史载,突厥人起源于准噶尔盆地之北与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其远祖为丁零人。丁零原是古代匈奴北面的一个游牧民族,为匈奴所统辖。北朝民歌 《敕勒川》就是该民族的著名民歌。隋唐时,敕勒在史籍中称为铁勒,分布在大漠南北,东起北海 (贝加尔湖),西至中亚的九个地区。突厥是铁勒中最强大的部落。5 世纪后,突厥大败柔然,始建立突厥汗国。隋代,突厥达到鼎盛时期,此后逐渐衰微。隋炀帝时,铁勒诸部相继与突厥离心。隋大业元年 (609 年),铁勒中薛延陀、回纥等部联合反抗突厥,终于摆脱了突厥的部族统治。此后,唐贞观二十年 (642年),唐王朝联合回纥击灭薛延陀,回纥从而取得漠北诸族的统治地位。回纥与唐王朝的关系密切友好,接受唐朝所置的瀚海都督府,其可汗也授封为怀化大将军、瀚海都督。唐末时,回纥日益衰败,840 年,回纥被今克尔克孜灭亡。吐谷浑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国家,国都位于今青海省贵德县。《隋书·吐谷浑传》: “吐谷浑,本辽西鲜卑徒何涉归子也。”吐谷浑死后,其子孙扩大疆域,西越柴达木盆地,北到祁连山,南抵四川松潘,东至白龙江,成为北魏和南朝西方一个泱泱大国。663 年,吐谷浑被南方新兴强国吐蕃灭掉,历时三个半世纪,远比五胡十六国及南北朝任何一国时间都长。吐谷浑亡国后族分两部,一部分仍然驻守在青海,宋元以后又融进蒙、藏等族血统和文化,成为今达坂山麓的土族。另一支则北上归附了唐朝。唐派薛仁贵率大军帮助其复国,结果遭遇惨败,于是唐朝将其安置在灵州封为 “青海国王”。吐谷浑王族逐渐汉化。开元三年 (715 年),吐谷浑大酋长慕容道奴率数千帐降唐。唐封道奴为 “云中郡公”,将其安置在河套以南。据 《新唐书·地理志》,吐谷浑族羁糜州有 “宁朔州”,治所在今陕西靖边以东。此外,吴堡有三大塬,其中之一叫慕家塬,姓慕的人十之八九。慕姓显然是慕容氏的简称,也很有可能是慕容道奴的后代。可见,今秃尾河畔,佳县、吴堡一带定有吐谷浑人的后裔。
四、陕北地区宋元时期的少数民族
五代十国和宋元时期,民族融合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党项族、女真、蒙古等族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援,建立了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党项族在隋朝初期的时期就长期羁留在陕北,后来到唐朝时因为镇压黄巢起义有功,首领拓跋思恭被唐王朝进爵夏国公,赐姓李。从此,党项族便名正言顺地据陕北的横山、米脂、靖边、绥德一带大片土地。1125 年,辽为金所灭,女真族大批内迁,占据了陕北地区,并建立了政权。再到后来蒙古又先后灭掉了金、西夏和南宋,建立了大一统的元帝国,因此又有很多的蒙古族人先后来到了陕北。宋代的陕北是抗击西夏、辽的边防重地,是宋代西北地区的第一道防线,宋朝立国形势、文明范式与汉唐大不相同。汉唐是出将入相、文武并重,开疆拓土的尚武式文明,而宋代是重文轻武、柔静内省的文治靖国式文明。宋代的边境已内退到黄土高原与燕山山脉以南。在此背景下,陕北成为北宋王朝的西北屏障,成为护卫汾河、渭河平原和中原国都的前沿阵地,格外受到北宋皇帝和政治家、军事家的重视。因此,陕北在宋代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汉唐时期,这也是范仲淹、沈括等王朝名臣和历史名人在陕北留下足迹的原因。西夏是以党项羌为主体的多民族的王国。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为汉西羌之别种。但根据西夏王室拓跋氏的自述,先世出身于鲜卑族系。由于拓跋氏和其他党项部族长期相互融合,种族界限已经不很明显了,因此,隋、唐、五代汉族人视拓跋氏为党项诸族中的一族,于是乎宋代汉人迳称西夏为党项,不足为怪。女真族的完颜部一直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长白山以北、松花江流域和黑龙江流域一带,即所谓的白山黑水之间。1115 年,完颜阿骨打称帝,建国号曰 “金”。1127 年初,金兵长驱直入,攻占了宋都汴京,俘虏徽宗、钦宗和赵氏宗室、后妃,大掠金银珠宝,以及百工技艺等,一并北去。北宋王朝灭亡。五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即帝位于南京,改元 “建炎”。从此形成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金灭辽和北宋之后,开始有组织地把女真人迁入中原,使他们星罗棋布,散居四方。绍兴和议后,淮水以北地区归金朝统治,金熙宗又下诏令有计划地把大量的猛安谋克户从东北迁入中原、华北及陕西、陇右之地。其目的是用女真人监视和统治、镇压中原汉人,但结果适得其反,却促使了女真族的汉化。1206 年,蒙古各部落在斡难河召集会议,推举铁木真为大汗,蒙古国从此建立起来。1271 年,忽必烈建立元帝国,迁都大都,灭亡了南宋,统一了中国。忽必烈推行汉法,重用汉儒和汉官,提倡以儒学为主体的汉族传统文化和礼仪制度。当然,在融合过程中,也融进了蒙古文化,或融进了蒙古统治者倡导的其他民族的文化。需要指出的是,这时的融合是被迫融合,与北魏时鲜卑族自愿融合是截然相反的。后者是心甘情愿的,前者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采用汉民族的先进文化。而且蒙古族汲取历史上少数民族虽然取得了政权最后却被汉族同化的教训,采用了一些措施防止蒙古族被汉族同化。如科举制度,因蒙古贵族的反对,长期不能推行; 嫡长子预立为皇太子的制度,也因蒙古贵族的反对遭到失败。据 《大元一统志》鄜州条记载,李师中“举进仕,知洛川。尝出乡亭,见戎人代华人耕作,诘之,皆用兵时潜入中国,人藉其力,往往与婚媾。师中以华戎不可杂处,遍索境内得数百。言之于帅,帅用其言,大索旁郡,皆徒之极边。”陕北鄜州洛川县境内居然有数百的戎人,可见民族融合程度之高。而蒙古统治者不愿见到汉戎杂的局面,于是强制把这些戎人迁到了更远的边疆地区。明清前期陕北人口的主体已经基本定型,再像以前这种大规模的各民族之间的接触融合已经很少见了。我国汉民族与北方各少数民族长期共处,活跃在陕北这个历史大舞台上不仅孕育了陕北人的健美体格,还培养出了陕北人的精神信仰、价值观念、处事方式,还发展出了独特、多元的陕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