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泛指陕西当代行政区划中的榆林、延安两市与铜川市宜君县共计26县区辖属的区域。作为人为地理单元,应该是北括黄河大套,南至渭北北山,西至六盘山脉,东滨黄河秦晋大峡谷的黄土高原腹部广大地区。研究陕北古代历史文化,立足于大陕北应该更全面、更准确。
一、陕北的地理地貌及历代政治环境
1.陕北地区东西北三面与黄河毗邻,黄河大套槽谷长2000余公里,汹涌澎湃的黄河水,隔离着两岸人们的往来,是天然的御守屏障。北部横山和白于山山脉横截河套南缘,北邻沙漠地区,南部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是理想的军事活动区域。
2.陕北北部长期活动着游牧民族,南部关中平原是华夏民族的政权中心,西周起先后有六个大一统帝国和十一个帝王在长安建都,累计时间长达1200余年。陕北是游牧民族南下争掠华夏地区的主要区域。
3.陕北及南部是农业地区,良好的生存条件和充裕的粮食等农业产品,吸引着北方民族不断地从干旱贫瘠的大漠南北向南迁徙。辽阔的鄂尔多斯草原,水草肥美,南部又是沙漠地区,构成游牧民族南渡黄河后立足的根据地带。
4.古代陕北黄土高原土壤肥厚,人口稀少。官府军旅一边驻防守边,一边囤田牧畜,粮草自给,减轻了中央政府后勤供给的沉重负担,是朝廷选择驻兵防御的理想地区。
陕北地区独特的地理地貌及历代政治环境,决定了自身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的进程中,扮演了华夏政权与北方游牧民族争战期间御守国家安全的第一门户角色。
二.陕北古代史实的亮点
任何一个地区,只要有人类的活动,就会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但是,该地区历史文化在国家、民族大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他的历史地位和知名度也就不同。陕北地区历史文化耀眼之处,显现在五个方面。
1.陕北高原上古时期,是黄帝部落早期开创华夏古老文明的辉煌史。黄帝生于寿丘,兴于姬水。随着势力的发展壮大,黄帝部落从今陕甘交界地区逐渐向东北方向蔓延,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生活了数百年,逐渐沿今府谷一带和宜川、韩城县境东渡黄河,走向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黄帝部落早期发展中,“习用干戈,以征不享”,“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在陕北大地上开创了黄河流域古人类的文明曙光。黄帝子孙受封 70余部落国,传承1500余年,推动了华夏大地古老文明的发展。
2.陕北古代历史,是一部捍卫华夏中央政权安危的边防军事活动史。秦国赢政皇帝首选陕北为北方第一门户,令内史蒙恬率军10万,把匈奴族从河南地驱逐至阴山以北,并开通直道、修筑长城、设置郡县、移民实边,把陕北地区推上了卫护华夏朝廷安危的首要战略地位。西汉、唐宋、大明帝国,历朝历代,数次在陕北及毗邻地区大规模地修筑长城、寨堡、道路、烽火台等设施,大规模地调集军队驻守,其中宋代驻军近10万,明代囤军军户占延绥总户数的十分之四。陕北战争事件频发,有史以来发生战争事件占陕西全省总数的46%,其中北宋200年间占到90%,明代270余年占到70%。
3.陕北的社会经济事业,是一部军事活动拉动下的兴衰史。秦汉两代,大规模地从全国迁徙人口至北地、九原、上郡,垦荒兴农,沉睡的陕北大地掀起了发展农牧的热潮,出现了“田畴四布,牛马衔尾,群羊塞道”的富饶景象。其后500余年,又成为寂寞荒凉的游牧地区。宋夏时期,鄜延和河东两路名将云集,驻军数万,十数万军民男丁南来北往,运粮送草。城乡“市”、“会”林立,贸易兴盛,“略无猜情,门市不饥,商贩如织”。陕西路以鄜延为主的酒税总额,竟然位居全国诸路收入的第二位。明代陕北成为抗御北元进犯的主要地带,延绥镇“开府集兵,招商贾,设学校,闾井辐辏”,官仓“累积甚丰”,“红腐不可食”,开创了陕北社会经济繁荣的黄金时代。满清帝国一统300年,陕北又一次沦落为偏僻荒凉的贫瘠之地。
4.陕北古代文化历史,是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相互杂居,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交融史。魏、晋、南北朝近500年,陕北汉族居住地区,先后有匈奴、氐、羌、羯、鲜卑等“五胡”占居。盛唐300年,朝廷多次在陕北设置羁縻府州,安置归附的突厥、鲜卑、吐谷浑、西羌、党项民族。五代至宋夏300年,陕北又是党项拓跋(李)氏和麟府折氏统辖的地方。和其他地区相比,陕北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相间而居的时间最长,其文化习俗融入汉文化的程度最高。
5.陕北古代历史,是一部平民百姓长期饱受艰难困苦、奋勇争抗的奋斗史。陕北地处边陲,交通不便。历朝历代御边大军或“宽乡”居民,官府调集而来、挥之而去。永无休止的乱砍滥伐和连续不断的战乱毁坏,土地日趋干旱贫瘠,家园长期破败不堪,城乡屡屡民不聊生。伴随战乱和贫困,逼迫劳苦百姓与天奋斗、与地奋斗、与人奋斗,随之伴生了拼力争抗的奋斗精神。农民祖祖辈辈精心耕耘,拼命劳作,世世代代遭受官绅的盘剥,生活饥寒交迫。明朝末年,举步维艰的陕北乡民高举革命大旗,东杀西战,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政权。清朝时期,陕北乡间贫苦农民发扬拼命争斗的传统,多次曝发了抗官稅、抗劳役、抗暴政等反抗封建剥削压榨的反叛活动。民国年间,勇于反抗的陕北人民,又一次以鲜血和生命开创了西北地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
三.陕北古代历史文化遗存
陕北古代灿烂辉煌的历史,孕育出了丰富而独特的地域文化。清末以来,诸多文人学士对陕北以平民文化为主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手握笔墨大权的贵族阶层大都表现出鄙夷蔑视的态度。清末巡抚王培芬巡视三边(今定边、靖边、安边)地区,以民间落后习俗为据,总结出了与贵族文明不沾边,不可用文字称道的“七不勾”。具体描述为:自然景观与“万紫千红一笔勾”,家居窑房与“雕梁画栋一笔勾”,饭食菜肴与“山珍海味一笔勾”,衣服穿戴与“绫罗绸缎一笔勾”,教育文化与“金榜题名一笔勾”,妇女装扮与“粉黛佳人一笔勾”,言行举止与“礼义廉耻一笔勾”。
站在历史长卷的层面上,从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中去探究,陕北古代历史文化的遗存主要在四个方面。
1.民风剽悍,魄力强劲。史志记述为“俗尚强悍,英才简出。修习战备,高尚气力,以射猎为先”,“人性躁动,风气果决。”陕北先祖多出自军门,再加长期军事文化的熏陶,贫民百姓中表现出极其鲜明的剽悍风俗。大多数人争强好胜,鄙视软弱,崇尚胜人一筹,喜欢高居上风。每遇困难或强者,内心不甘认输。作风泼辣,气势凌厉,力博群雄,以死相拼。剽悍共生了鲁莽山野之风,不善思索,感情用事,蛮气充斥,铤而走险。
2.吃大苦、耐大劳,善于忍耐极端贫困。祖祖辈辈 “率以苦力度日,稍行惰慢,即衣食不给。” 男女老幼一年四季劳作在山峁沟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永无休止,面朝黄土背朝天,练就一副铁骨身板,身躯里饱含一股劳不垮、累不倒的坚韧精神。人们善于应付艰难,善于度过困苦。缺米少面,糠菜度日。身陷贫困,镇定自若。丰年有余,“尚节约,少奢侈”,“重修造,善积储”。人生目标凝固在“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的小农家庭田地里,少有发大财、干大事的欲望和才干。人们推崇靠苦吃饭,困顿于田土山岭,不懂经营生财,漠视商家致富,不善增长才干。
3.崇尚坦诚忠义,“人性急公好义,有无常贷,不以贫富相耀。”与人共事,肝胆相照,言行一致,共事共心,蔑视虚情假意、拐弯抹角。乡里邻间勇于奉献,乐于相助。接待客人,热情招呼,盛情款待。朋友弟兄,侠义相处,两肋插刀。喜好弟兄结拜,结帮团体,出门靠朋友,在家靠弟兄。轻信少虑,不善防范。身遭欺骗,缺乏大度宽容,易于记仇报复。
4.追求公平公正,仇视欺压盘剥。遇到难关不愿低头,不愿弯腰,不善讨好,看重自身人格。热衷于“有饭大家吃,有福共同享”。忌讳冷落歧视,仇视以貌取人。与人相处,爱讲公理,与人相争,文争武斗,倾家荡产,在所不惜。无力忍受压榨盘剥,敢于以命相搏。仇视欺压,仇视剥削,仇视地主乡绅,一旦怨恨积重,屡屡聚众造反。明清两代,陕北贫民前仆后继,接连不断地爆发反抗官府豪绅强夺豪取的斗争活动,广大农民心理显现出强烈的追求生存权利和政治平等的心理。民众之中蕴藏着深厚的政治变革的推进力,一遇适宜的土壤气候,便会喷薄而出,你呼我应,汇聚成巨大的洪流。
四. 陕北历史文化的特征
纵览几千年的史实,陕北历史文化主要显现出两个特征。
一是开放兼容,即华夏族和众多游牧民族长期广泛融合而成的文化。
历朝历代,华夏主体文化无时不(无)刻地吸纳兼容着中华各民族先进文化的精髓。中华大地文化的形成,共同经历了“蕃汉杂居”、融合发展的历程,但陕北地区相容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时间更长,因而特点更突出。
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范围广而时间长。先秦时期,匈奴人占据着“河南地”,两汉、魏晋、南北朝800余年,先为匈奴、西羌降服入居今陕、甘、晋黄土高原,而后是“五胡”(南匈奴、西羌、羯、氐、鲜卑)入塞。西晋之际,“关中之人,戎狄居半”,“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自离石以西,安定以东,方七八百里,居山谷间。种落繁织,其俗土著,亦知种田地,少蚕桑,多麻布。其丈夫衣服及死亡殡葬与中华略同;妇人则多贯唇贝以为耳及颈饰。又与华民错居,其渠帅颇识文字,然语类夷狄,因译乃通……虽分统郡县,列于编户,然轻其徭赋,有异齐民。山谷阻深者又未尽役属,而凶悍恃险,数为寇乱。”陕北现今许多地方名称,乃保留了其时居住部落的名称。
唐代300年,朝廷将附入塞的突厥、回纥、党项、吐谷浑等族,先后在关内道设29府90州(羁縻府州)予以安置,陕北主要安置在延河以北地区。党项分布地区广阔,平夏部在今横山、定边、靖边、盐池等县境,六府部在今绥德、子洲、清涧等县境,南山部在今安塞、志丹、宝塔、延川、延长、甘泉、富县、洛川、黄陵等县境,东山部在今甘肃庆阳等地。平夏部和东山部主要为拓跋氏族,六府部为野利族。
五代、北宋至西夏国亡,期间共320年,陕北延河上游和秀延河以北为党项拓跋(李)氏和麟府折氏统治的地方,其中拓跋族从唐玄宗时起入居陕北前后长达460余年。因此,陕北历史文化应该受党项文化影响最大,程度最高。元末明初,陕北党项族消失,融入了汉民族中。
中原各地汉族文化的影响也比较大。秦汉450余年,朝廷数次从黄河下游和淮河、长江流域移民实边,每次在上郡安置数万。北宋167年,明朝270年,朝廷从全国各地大量调遣军队驻守陕北,修筑寨堡、长城,垦地囤田,他们也传来了各地的先进文化。其中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明廷在山西洪洞县的广济寺设立移民司,从今山西中南部等人口稠密地区大量移民至陕北等地。“迁移河西,任土恳田,世业为家。”明代迁移而来的山西之民,大部分定居下来。三晋区域文化,对陕北的历史文化影响也比较大。
二是开拓进取型,即顺应奔腾向前的历史洪流,站在发展浪潮的前沿,推进历史向前发展的文化。
上古时期,陕北是黄帝部落开创人类古老文明的地区。虽然时间过于久远,但他对华夏大地文明曙光的升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经历了部落联盟制、奴隶制、封建制几个阶段。历代政治、经济向前发展,最大的保障是政治趋于统一,社会祥和安定。陕北古代历史,就是一部竭尽全力维护华夏大地统一、安定、祥和的史实。世世代代,陕北人民流血流汗,为国家的安定统一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以自己贫瘠的土地、破败的家园、贫穷的生活,迎接着中华大地的发展繁荣。
明代末期,中国封建政治制度进入腐朽没落阶段,同期也孕育着人民大众民生、民权的政治祈盼。陕北大地的平民百姓穷则思变,在贫困生活中萌生了摆脱贫穷、争取生存权利的农民民主文化。陕北广袤的大地上,全面爆发的由农民领袖李自成等为领导,以推翻明朝腐朽官僚统治为目标的农民起义活动,正是这种革命文化萌生的显现。农民起义活动,由贫困无产者领导,树立了推翻封建政治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民者主其命”的宏伟目标。这种为贫民大众生存权利而奋斗的革命运动,是近代工农民主革命文化的雏形。
中华民国以来,陕北开拓进取的历史文化日臻成熟。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理论的指导下,刘志丹、谢子长等一大批杰出的革命先驱身先士卒,不畏艰辛,勇于探索,较快地探索出了符合陕甘实际的农民革命的路子和斗争的策略,开创了大革命时期全国保存和发展较好的红色根据地,为中共中央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建了坚实的落脚点。期间陕甘红军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但是面对惊人的波折,陕北革命阵营的高层领袖们目标坚定,沉稳应对,表现出了高度成熟的革命文化。陕北的老百姓们,大度雍容,在三年抗日、八年内战中,与中共中央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融合一体,为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做出了巨大贡献。陕北开拓进取的革命文化,在中华民国时期闪耀出了著称世界的光芒。(周国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