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俗 - 婚俗葬仪 - 略论绥德地区丧葬礼俗
略论绥德地区丧葬礼俗

婚俗葬仪     加入时间:2019/5/18 22:56:31     榆林学院学报
绥德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偏远,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劣,这里成为偏僻荒凉、相对闭塞的边陲之地。因此很好的保存了以汉民族风俗习惯为主体兼容其他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古老民俗,就目前绥德丧葬来看,虽然仪式简化了许多,但还保留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本文将详细论述绥德地区现代丧葬的治丧过程,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涵。

一、丧葬礼仪的含义

先秦时期,丧与葬是分开的。“丧”原意为采桑,意为失去或尸体,“葬”在甲骨文中指将死者的尸体掩埋在草丛中,《礼记·檀弓上》记载:“葬也者,藏也,藏也者,娱人之弗得见也。”到秦汉时期丧与葬才逐渐结合起来。丧葬仪节源于当时人灵魂不灭的观念,它代表着一个人在阳间的终止,也是生者对逝者情亲的一种表达方式,早在西周时期丧礼就居于五礼即凶礼之中。《论语·为政》言:“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我们可以看出,丧礼在中国古代礼制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礼记·祭法》曰:“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为鬼。”古人相信,人死后,肉体虽会消失,但还有一个不灭的灵魂———鬼的存在。因此有必要对尸体进行一定的处置以便让死者的灵魂得到休息和安宁。随着历史的发展,古代先民们对于死者的处理也逐渐复杂起来,但主要以丧葬之礼、丧服制度、祭祀制度等组成。陕北地区的丧葬也称“过白事”或“办丧事”。

二、绥德地区治葬过程

(一)葬前准备

1. 备棺。绥德地区以土葬为主,棺材的用料、页数都十分讲究,柏木是上等料,其余为松、榆、柳木,棺木页数越少越好,有正八仙(有八块木板组成,)其次是十六页固头及二十四固头。年过五十岁的老人即可在闰月制作棺材。
2. 制作寿衣。寿衣,是装殓死者的衣服,一般在闰月制作,其意在于“长”,长则寿,因此称“老衣”。“寿衣的里外面以丝、棉品为主,外料颜色一般是蓝色、褐色、紫色,里料为红色或粉红色,忌着灰黑色”。制作寿衣时忌用绸缎和兽皮毛,因谐“断子”之音。绥民认为阴间以单数为吉,所以老人一般穿七件,寿衣一般以西服为主,男性头戴帽子,头枕圆楣式枕,被褥为黄色或红色。
3. 请总管(总领)。总管,就是办理丧事的总领。一般由本村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总管的主要任务是筹备丧事,并对丧葬中的大小事起到指挥协调的作用。

(二)葬礼程序

1. 报丧。老人寿寝后,将床褥放到墙头以起到报丧的作用,并在门口贴“岁数纸”,男性贴于左侧,女性则反之。给娘舅家报丧时,孝子需亲自拜访,其他人则以仆闻为主。讣告具有一种正式严谨的蕴意,同时也是对吊唁者的尊重和爱戴。
2. 小殓。“殓”有大殓小殓之别,“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 小殓即给死者穿衣,俗称“装穿”。小殓需在室内进行。老人生病咽气前后,首先,需要替老人擦洗身体,包括洗脚、梳头、修指甲等,俗称“净身”。老人死后,全家哭泣。其次将老人的寿衣穿上并在口中放入口含钱,一切结束后,将死者脚朝门放在干草上(意为保佑死者永远不缺“五谷”),最后男甩母鸡,女甩公鸡,作为“引路鸡”,指引着死者走向阴间;自古以来,鸡具有辟恶的功能,“《周礼·春官》“凡祭祀,面禳衅,共(供)其鸡性。” 可见春秋之际,遇辟恶之祭以鸡做牺牲。
3. 大殓。亡者入棺,称为“入殓”或“盛晗”。从入殓起,丧礼便从屋内转向屋外。首先,将亡人衣冠整理结束后并将亡者手中的打狗饼丢掉,(说是亡魂到处都是,用此防止狗咬)其次,将七个铜钱放在七块黄白纸上,摆成七星图案,连同五色麻线铺于棺材下,(黄纸铺于白纸上,黄白纸各代表神和鬼),然后把被褥铺于其上,孝子将一枚铜钱放入死者口中后,将事先铺在遗体下的腰带抽出来系在孝子的腰间,同时将死者放入棺材内仰面朝天,寝睡于正中,空余的地方需用纸或草填满以防死者的身体摇晃,并将黄纸包好的中药放在死者枕头下,寓意死者死后可上升为神仙,最后盖棺。吉时入殓是孝子们最痛心的时刻,入殓后将不能再次打开棺材。入殓一般在死后三天以内,五服以内的直系亲属都到场后,即刻举行入殓仪式。
4. 吊丧。吊丧即亲戚为亡者祭奠的一个仪式,首先将棺材抬入灵棚的正后方,并将一张桌子摆放在棺材的正前方,绥民称此为“祭桌”。祭桌上摆有灵牌和长明灯、香烛、祭饭等。桌子两边需安放金银山、童男女等纸扎(视为死者在阴间所需的钱财及侍奉者),亲友们拿着香纸和挽帐来吊唁,这时长孙需以叩拜作为回礼。
5. 迎帐子。中午时分,吹手奏乐,长孙扛着引魂幡在后(引魂幡即在细长的木杆上撑起幡吊,顶端有一长弓,弓上置以鹤头,下垂缨络;缨络为各色纸花)其他孝子将亲戚朋友赠送的挽帐以及花圈、纸火等按先后顺序举着并沿着村庄走一圈,即为“迎帐子”。
6. 撒路灯。晚上,进行“撒路灯”仪式,领事将预先摆放在路两旁的玉米芯燃着,孝子按顺序走在中间边走边哭,走到十字路口后,把死者的灵牌烧掉,同时将捞饭(浆水和小米做成)撒在地上,(意为死者慰藉阴间的亡魂以求在阴间平安的生活)孝子们按原路返回即可。
7. 首头。“撒路灯”结束后,即举行绥德地区特有的一种仪式—“首头”。首先孝子按长幼秩序跪拜在灵棚前,领事命所有的孝子将手中的酒和肉吃完,并将亲友送来的挽帐分别搭在每一位孝子肩膀上,其次,孝子进入灵棚后,围绕棺材走一圈即为结束。
8. 出殡。出殡一般在早上,棺材由四个或八个土工(即打坟人)抬出,棺材盖上绑一只公鸡,即为“引魂鸡”,棺材抬至十字路口后,举行“烧纸”仪式,其中长子打碎砂锅,长女打碎碗后,棺材起扛,正式出殡。阴阳手摇铜铃,念诵咒语:五行轮回,生长不息,今以和年善月、吉日良辰,奉请尊灵起驾。鼓手吹长号,纸火、引魂幡、棺材、孝子依次而行。领事须一路撒纸钱,到了墓地后,阴阳下至墓室后用罗盘对棺材进行安置,并且放入灯、祭食罐(由小米和酒曲制成,盖上糕与肉)、半圆形的三角桌、四个碟子、两个酒盅、两双筷子、五色石头、五谷、洒墓钱(七个铜黄钱)、七个桃木撅(代表死者所居住的房子)、七个桃木撅各放在东西南北,两个放在墓口,然后将墓门用石头封住,如果是夫妻合葬,需要用梳子上头(即为两人在阴间也能生活在一起)。之后,阴阳手持引魂幡和铃铛开始招魂念叨:天圆地方,洪荒九州……法铃符咒魂魄,五色幡幔招亡灵,魂魄入土为安。最后填埋墓穴,祷告土地神,并将花圈等烧掉,将引魂幡插到坟上,孝子们原路返回,走过一段路程后,总管派一部分孝子先行哭着回到死者生前的住所,其他孝子在半路口等候并一起回到坟地共献饭食点香烧纸,在饭前垒饭桌,立碑,俗称“复山”。(如果不举行“复山”,民间认为儿女去世后与阴间的父母不认识)埋葬后,待客吃饭。

(三)葬后祭奠

葬后祭奠也是十分讲究的。主要有七七、百日,周年祭等仪节。“七七”意思即为死者死后的第七天,共祭奠七个七天终止,子女们须到死者的坟地里烧纸钱。在一七、二七,直到七七时,恰好是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或者农历初八、十八、二十八称犯七,绥德地区认为这是亡者的魂魄有难会作祟家人,绥民认为犯七定犯八,犯二定犯五。“七七丧俗”的起源由来已久,主要以儒家的“七虞之礼”和佛教“七七”斋相融合而成。同时死者去世一百天后也要祭奠。死者死后的第一、二、三个年头也要进行大祭。在绥德地区,家中如有丧事,那么喜事的操办至少要隔三年,但现代一般是推迟一年操办,每逢春节大门和窗户上不能贴红色的春联,如果家户中贴的是黄色的对联,表示家中丧事未完。

三、绥德丧葬对先秦丧葬的继承与发展

绥德丧葬礼节基本上继承了先秦丧礼的整个过程,但就《礼记》记载的殡丧礼、殡期、葬期有很大的差别。我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具有强烈的等级性,当代绥德地区已不存在此种等级规定。随着时代的发展,绥德地区的丧葬仪节也逐渐融入了一些地方风俗,如“首头”与“迎帐子”、“抖亏欠”等。下面,我们将分类论述绥德地区丧葬仪节相较先秦丧葬发生了哪些变化? 又有哪些方面的继承?

(一)治丧过程中对古礼的继承与发展

古书记载:“疾病,外内皆埽…废床,彻亵衣,加新衣,体一人。”绥民继承了这一仪节。当病人气微难接的时候,家人需清扫房屋,并为死人换上洁净的新衣。再如:《仪礼》:“浴,用巾,挋用浴衣。渜濯弃于坎。蚤,揃如他日 。” 这一仪式在古代称为“浴尸”。绥德地区继承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是并没有古代这么讲究。从古到今“浴尸”的寓意就是希望死者能够整洁的离开人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浴尸后,由主人亲自举行饭含。在我国古代,上层阶级死后要饭玉含贝。周代时期,天子含珠,诸侯以玉,大夫以壁,士以贝,庶人含饭。“天子饭九贝,诸侯七,大夫五,十三。” 这种现象源于封建等级形态造成的,当代口含一般用银元和五谷代替。相较古代,当代的丧葬仪式更加平民化。进行饭含的目的,是孝子不忍心亲人死后,空腹而到另一个世界,因此以米填口;《仪礼》“饭用米贝,弗忍虚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司马公曰:“礼曰:三日而殓者,俟其复生也,三日而不生,则亦不生矣……。” 在绥德地区,人死后等到三代血亲到场后即举行入殓仪式,这一点与周礼的记载有所不同。这主要与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有关。《礼记》载:“敛者既殓必哭。” 绥民在守丧期间,所有五代直系血亲在大小殓进行时也需要痛苦。这一仪式上古今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总之,绥德地区的治丧程序基本上继承了古礼中的整个大的框架,本文将不再一一列举。绥德地区葬后的三次祭奠与仪礼中的小祥、大祥、禫祭相照应。这三次祭祀在形式上有共同之处,这些祭祀只祭死者本人的神主即可。但就《礼记》记载的祭祀时间上有很大的差别,而且每次祭奠时需洁身、准备祭品,还得要专门的人作为祭祀的对象“尸”,以达到祭的作用。这与当代的礼节相比就复杂了许多。

(二)丧服制度的继承与发展

丧服制是丧葬制度的重要内容,它是在西周时期开始萌芽,而至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丧服有着强调血缘维系家族关系的作用。同时具有别尊卑,严内外,辨亲疏的意义。随着民智渐开,统治者逐渐意识到“孝”道的实施极有利于他们的统治,而丧礼、丧服就是推行“孝”道的最好形式。古代丧服主要由衰、裳、绖、带、杖、冠、履等七个部分组成。它是判断亲属远近的标准,布料越差即为与死者关系更近。而绥德已无此种说法,但是衰的长短仍可看出与死者的关系。古代履有菅履、疏履、麻履区别,而当地仅用白布包裹的多种方式加以区分。就丧杖而言,古礼载:“无爵而杖者何? 担主也。非主而杖者何? 辅病也。童子何以不杖? 不能病也。”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古代除童子外服丧者均需扶杖,而绥德地区仅五服之内才需扶杖,扶杖的作用古今未有变化,都是因丧事哀痛太甚以致病而不能正常行走。而区别在与古代杖越长寓意与死者亲属关系更近,相反当代却以杖的粗细来辨别与死者的亲疏关系。《仪礼》中记载:“三日成服杖”,死者去世第四天,五服之亲需着丧服,该拄杖的拄杖。绥德地区在死后当天就要着丧服,孝服一般用白色棉布缝成,腰间系一根麻绳,称为“麻辫”,所谓“腰束麻辫,垂服拖地” 。总之,古代着丧服是与严密的宗法制相配合的,它在别亲疏、分嫡庶、强调等级层次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绥德地区仍然继承着这一制度,但丧服的等级规制比仪礼中记载的要随意,丧服逐渐趋于简单化并融入了一些地方性风俗。

(三)堪舆术的继承与发展

从古到今人类都十分重视选择阴宅的地理位置,堪舆之风仍然在当今盛行。在整个丧葬过程中,阴阳先生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死者下葬的时间、批殃单、阴宅方位的选择都需要阴阳先生来指点。宋代朱熹在《家礼》中论说了自己的观点:“然世俗信葬师之说……恐浅则为人所抇,深则湿润速朽,故必求土厚水深之地而葬之,所以不可不择也。” 认为看风水择地不仅是为了让死者得到安息,更是为了保佑后代。但就风水、筮宅的具体方面而言,绥德丧葬习俗对《仪礼》的继承是极少的。《仪礼》载:“筮宅。冢人营之,掘四隅。外其壤。掘中,南其壤。” 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在选择阴宅的具体方面都是十分讲究礼这一内涵的,当代虽然仍有堪舆之术的存在,但在具体实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古代这样繁复。其原因大概与古人对祖先和神灵崇拜有关,先秦时期,由于人们对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不能理解,他们相信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神来主
宰着,因此他们在做任何事情时都会占卜,这为阴阳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地方风俗的融入与变化

“首头”是陕北地区特有的一种丧葬仪式,在“首头”期间需举行一场陕北独有的民间舞蹈———秧歌,这种祭奠形式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在“撒路灯”结束后,所有孝子按长幼辈分有序的跪拜在灵棚前,参厨在吹手的伴奏在,一手三指撑着盛有祭品的盘字,另一手拿着绸扇或手绢且走且舞,步态轻盈,走遍孝男孝女之间的空隙。他们走的路线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很有规矩,或走四门斗底或走十二镰刀或走辫蒜辫,实则是陕北灵前的秧歌舞,十分有趣好看。这种祭奠更是一种民间烹饪、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的大展示。“抖亏欠”同样也是当地丧葬所特有的一个仪式,“抖亏欠”一般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举行,这是娘舅家对孝子们平日生活中是否能够孝敬老人的一个评价。首先所有孝子跪地“延娘舅于堂上,丧主以下叩拜,告以殡礼” ,其次由长子向娘舅家哭诉死者死因及葬礼情况,如果娘舅家认为孝子们平时对老人孝顺、葬礼合格,就夸赞一番;如果娘舅家对孝子的作为不满,则严厉谴责一番,孝子们不敢争辩,跪在地上“回话”,并苦苦哀请。总之,“抖亏欠”是对不孝敬长者的一种制约,更是儒家孝道伦理对我们当代生活的持续影响。

结 语

丧葬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心态、行为以及制度的多个层次。丧葬仪节起源于古代社会的灵魂不灭与宗教信仰的思想,由于当时生产力落后,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无法解释,因此他们对自然界怀有一种敬畏的态度,“以为死者有知,与生人无以异”事死如生的思想深深的扎根在人们的心中。丧葬文化一方面受到儒家孝悌伦理的影响,同时也离不开本土道教和外来佛教的影响。总之,当代绥德地区的丧葬仪节逐渐趋向简单化。在古代,丧葬所体现的上下有等、贵贱有别、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与商周时期的宗法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并将其完全纳入封建官僚体制中,使之成为统治社会的重要支柱。因此,我们不能用现代的视角来衡量它。绥德地区的丧葬继承了古礼中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凝聚家族血缘关系、维护社会长幼秩序,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都会大操大办丧事,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甚至忽略了对古礼中合理成分的继承,因此在治丧过程中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对丧葬中落后腐朽的成分需不断的剔除,从而形成新时代的丧葬风俗,对于合理的部分需我们不断的继承发扬。
上一条:洛川婚俗——拉枣枝
下一条:已经没有了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电话:0911-2257618 邮编:716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正在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