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书院创建于唐代 ,兴盛于宋代 ,波动于明代 ,被废于清代。 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教育和学术研究的机构 ,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唐代的书院以藏书和读书为主 ,发展到宋明清时代 ,书院则逐步演变为各地学者或到各地书院访学 ,或进行学术交流 ,或传播思想和知识的处所。 陕北地处陕西省北部 ,以行政区域上一般指榆林和延安两个地方。 陕北的书院始建于宋代而昌盛于明清时期。明清以前陕北各书院主要是藏书和讲学的地方 ,到了明清时代 ,这些书院不仅是藏书和讲学的地方 ,而且成了生员们准备科举考试的学习场所。下面分别对榆林历史上的书院和延安历史上的书院加以叙述。
一、榆林历史上的书院
榆林的书院最早建于明代 ,清康熙年间和清雍正十一年 ( 1733)以后 ,榆林各县相继建立了书院。榆阳书院。 明弘治八年 ( 1495)巡抚熊绣创建了“榆阳书院” ,原址在榆林城内新楼 (新明楼 )以西 ,现为榆林市第一小学所在地。 明嘉靖二十一年间( 1542) ,巡抚张惠重修并改名“颐贞书院” ,后废。明万历三十二年 ( 1604) ,巡抚涂宗浚又在文庙西边 (今榆林市体委所在地 )重建书院 ,取名“希文书院” ,后又废。清乾隆二十三年 ( 1678) ,榆林知府屠用中倡导 ,地方官绅捐资赞助 ,在原址重修“榆阳书院”。 嘉庆二十四年 ( 1819)榆林知县陈俊儒 ,道光四年 ( 1824)延榆绥道台颜伯涛 ,同治七年 ( 1868)延榆总兵刘厚基都曾倡议并捐俸扩修。刘总兵还请当时的陕甘总督左宗棠为书院题词“北学其先”。 光绪二十九年 ( 1903)以后 ,榆林知府光照将“榆阳书院”改为中学堂。龙图书院。 明隆庆年间 (约 1570)兵备副使杨锦创建了靖边所的“龙图书院” ,原址在靖边所新城堡城北山上宋代范仲淹住过的地方 ,俗称“淹老关”。 明万历九年 ( 1581) ,观察使余之桢总督、徐三畏捐俸重修 ,并移址于新城保内山上。 但这一次是“略仿洲邑学宫之制”修建的 ,虽以新城书院称之 ,但实质上是儒学学宫。 到了清代 ,该书院每年约有 8名学员就读。 清同治八年 ( 1869)回民起义 ,书院与县治新城一起毁于兵火。 此后 ,移至镇靖堡 ,将原镇靖堡义学改为“崇正书院”。希文书院。 清康熙二十年间 ( 1690) ,陕西按察司参议、分巡榆林东路 (神木 )道张衡捐俸在神木县署西创建了“希文书院”。 雍正元年 ( 1723) ,神木道署改为驻神木理事司员衙署 ,另建新址 ,而将神木道署书房改设成“麟城书院”。 乾隆五十八年 ( 1793) ,理事司员嵩英、知县王文奎等倡导地方官绅共同捐资 ,在县署西南新修“兴文书院” ,而将“麟城书院”改为义学。雕山书院。 清雍正年间 ,在绥德洲城东北疏属山腰 ,创建了“雕山书院”。乾隆三十六年 ( 1771) ,知州舒元 用地方绅士捐银购得前州府官叶馨的皆山亭旧居作书院 ,并更名为“文屏书院”。 乾隆四十九年( 1784) ,知州吴忠浩用绅士捐银再次扩建书院 ,并再次给书院更名为“重文书院”。 道光四年 ( 1824) ,知州陈元煦又恢复书院原名“雕山书院”。 道光二十二年( 1842) ,知州江士松将书院整修一新 ,讲堂正中悬“乐育英才”匾。同治六年 ( 1867) ,书院毁于兵火。同治十一年 ( 1872) ,知州杨敏用地方捐资重建书院。荣河书院。 清乾隆初年 ,府谷知县先将文庙内学宫旁的书房扩建。 乾隆二十三年 ( 1758) ,知县张克明及绅士苏遇龙等捐银再次修补书房。 乾隆三十四年( 1769) ,知县郑居中又会同全城绅士捐银 ,最终修建了府州 (现府谷县 )城南门外的“荣河书院”。笔锋书院。 乾隆十年 ( 1745) ,清涧知县沈逢舜将县城西门外旧察院改建而成“笔锋书院” ,寓意人杰地灵。怀远书院。清乾隆十一年间 ( 1746) ,怀远 (现横山县 )知县苏其昭等募捐创建“怀远书院”。 乾隆十四年( 1749)训导张元臣题写“创建怀远书院碑记”。乾隆二十五年 ( 1760)重建“怀远书院”并改名为“ 阴书院” ,因当时怀远县 (横山县 )地处无定河南岸。同治七年( 1868)书院毁于战乱。光绪七年 ( 1881)怀远 (横山 )知县李正心将重修“怀远书院” ,并将其改名为“岩绿书院”。正公书院。 清乾隆四十一年 ( 1776) ,佳县知州郑仔在儒学学宫两边修建了“正公书院”。兴文书院。 清嘉靖十九年 ( 1814)吴堡知县张履、程开在县城内南街修建书院 ,仅修起墙壁后解任。 嘉庆二十三年 ( 1818)吴堡新知县陈元杰继修 ,两年后完工 ,取名“兴文书院”。成德书院。 清乾隆年间 ,米脂知县叶永林先将该县的儒学学宫改名为“成德书院”。道光四年 ( 1824)知县王鸪捐募扩建书院 ,并将其改名为“ 川书院”。 古人将无定河称为“ 水” ,取“ 川”寓意人才代出 ,如无定河水 ,川流不息。定阳书院。 清同治九年 ( 1870) ,定边知县李殿爵捐俸在城内购房一所 ,题名“定阳书院”。榆林各县早期的这些书院 ,随着光绪年间科举制度的废除 ,有些改为中学堂 ,有些成为儒学学宫 ,有些改为义学。现在榆林的一些学校就设在早期书院的原址上。
二、延安历史上的书院
延安最早的书院创建于唐朝 ,且主要集中在古代的延安城。 到了宋朝发展成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曾在延安的教育历史上起到过地方学校的作用。明清以后 ,除吴起县 ,其他各县相继创建了书院。因吴起县是 1942年 7月才由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设置的县 ,在设县之前是吴起镇 ,故吴起县历史上无书院可考。据清嘉庆本《延安府志》记载 ,延安历代创建的书院有“嘉岭书院”、“龙溪书院”、“梦云书院”、“杨公书院”、“云峰书院”、“云岩书院”、“赵公书院”、“育英书院 ”、“和鸣书院”、“金鸣书院”等 10所 ,可惜无一存留 ,且关于这些书院的文字记载极少 ,仅“嘉岭书院”尚有遗迹可考。 这些书院毁于何时何因也无历史记载。嘉岭书院。 “嘉岭书院”位于延安府城东南 ,由宋代范仲淹创建 ,故又名“范公书院”,后毁 ,毁因不详。明弘治十七年 ( 1504) ,延安知府王彦奇“因追范公芳躅 ,乃于山遗址修建嘉岭山书院”。 重修后的“嘉岭书院”有正堂三间 ,内塑范仲淹像 ,五经会讲堂三间 ,供讲经教学之用。 另有宿号、厨设若干间 ,“延集明经之士 ,与诸生讲究 ,公严立教条 ,日省月试 ,以励勤惰 ,极行黼藻。”并于书院内“植诸品种树木千余株 ,郁郁环匝 ,翠绿森森 ,矗然突出 ,山川顿觉改观。”当时这里确实是一个清幽雅静 ,读书讲学的好处所。 明代万历年间邑人进士张廷玉曾对“嘉岭书院”进行过修补。明万历后不久 ,书院再次被毁。清乾隆十六年间 ( 1751) ,在原址上再次重新修建“嘉岭书院” ,并立重修嘉岭书院记碑 ,遗憾的是碑阳文部分已风化脱落。 此碑现立于“嘉岭书院”遗址旁。 此次再修后时隔无几 ,书院再度荒废。从此在未修茸。龙溪书院。“龙溪书院”建在府城北艳阳谷内 ,书院后有渠流 ,凿石曲引 ,以入泮池 ,故名之。 知府王彦奇有《源头河水记》。梦云书院。 “梦云书院”在府城北关 ,石岩上刻有“云梦山”三个大字。杨公书院。 “杨公书院”在府城西北。云峰书院。“云峰书院”在蔡院偏西。清雍正十三年 ( 1735)知府徐洹瀛创建。云岩书院“云岩书院”在府城梓 庙内。进士李赋秀修建。赵公书院。“赵公书院”在北关瑞芝园内。太傅赵彦创建。育英书院。“育英书院”明弘治年间知府王彦奇修建。和鸣书院。“和鸣书院”在城府内北街。清嘉庆二十年 ( 1807)重建。 岁收息钱 80串文以作经费。 先后有基金银 4814两 ,地租年收钱 60串文。金鸣书院。 “金鸣书院”在城内北巷 ,光绪十五年( 1889)知府刘本植重建。登峰书院。 清乾隆五十一年 ( 1786) ,延川知县赵希璜率士民在毁于兵燹的儒学东隅的基础上建造了“登峰书院”,并置学田。 嘉庆九年 ( 1804)知县曾彰泗重修。 道光七年 ( 1827)知县罗白壁补修 ,十年 ( 1830)知县谢长清建造石窑 4孔于院北 ,修复读书堂 ,并建围墙。 同治六年 ( 1867)因战乱荒废过半。 光绪二年( 1876)知县李清瑞重修。 共建有读书堂东、西、南、北各三楹 ,讲堂一厅 ,置读书堂前;戟门 ,讲堂东、西各一座;大门置讲堂前。 “登峰书院”柳树成荫 ,书生朗朗 ,成为当时延川八景之一 ,极享盛名。 据民国 23年( 1934)重建“登峰书院”记载: “登峰书院历百年有余 ,多士济济 ,名贤接踵 ,一时之俊秀出其中 ,选举出其中 ,科第也出其中 ,文风之盛 ,甲于一郡。”民间云: 延安十属 ,文出两川 (延川、宜川 ) ,武出三边 (靖边、定边、安边 )。光绪三十四年 ( 1908)废书院。知县钱松年将其改建为延川县高等小学。宜川书院。 宜川书院始建于七郎山麓的“达观楼”(原为火神庙 )东侧 , (创始人不详 )。早期的宜川书院名为“正学书院”,后改名为“丹山书院” (改名原因不详 )。清顺治四年 ( 1647) ,宜川知县陈铭派人于书院内打井 ,不及太深即见水出 ,遂又将书院改名为“瑞泉书院”。康熙三十二年 ( 1693) ,时任知县的毕益谨将“瑞泉书院”改为“义学” ,并拨款划学田供办学费用。乾隆十七年 ( 1752) ,时任知县吴炳重建“瑞泉书院” ,并将书院迁至后学巷 ,又扩大学田 ,以供书院开支。该书院现为宜川县中学。龙山书院。 清乾隆三十三年 ( 1769) ,州同谢方琪捐俸于黄龙山镇 (现属洛川县所辖 )创建了“龙山书院” ,书院南向 ,竖文昌宫一座 ,东西分之 ,学舍四间 ,后因年久失修倾塌。 清嘉庆七年 ( 1802) ,洲同潘阶捐俸重新修建大门 ,增设学舍四间。育才书院。 据乾隆《延长县志》记载: 乾隆十年( 1745) ,知县沈堡于城中水沟西创建“育才书院”,次年竣工。乾隆二十六年 ( 1761) ,知县王崇礼倡捐 ,率邑士民输助。 书院兴旺时最多可容纳 40人学习。 光绪二十三年 ( 1903)废书院。 改建为延长县小学。新乐书院。 最早的安塞书院是“新乐书院” ,位于新乐寨县城衙署大门外 ,后移建于关帝庙南 ,已废 (创建年代创始人及废原因不详 )。 清嘉庆二十年 ( 1815年 ) ,知县筑淳喜重新在碟子沟县城南创建“苹生书院”。同治中毁于兵燹。 光绪三年 ( 1877年 )知县吴光齐修复。光绪三十一年 ( 1905年 )废书院 ,知县曾明康改其为高等小学堂。各任书院山长 (即院长 )从本地贡生中聘请。朝阳书院。乾隆四十七年 ( 1782年 ) ,洛川知县石养源捐俸银 20两 ,并倡导地方官绅和乡民捐银 1560两创建了“朝阳书院”。 同年招生员 100余人 ,在书院会讲课文 ,知县石养源亲自授课。乾隆四十九年 ( 1784年 )有肄业生数十人 ,使洛川文风大启。 道光五年( 1825年 )为纪念“朝阳书院”培养人才的功绩 ,有州直隶严淳撰文 ,州知事谢集成书立碑 (现存洛川北关小学礼堂西墙间 )。 光绪三十二年 ( 1906年 ) ,知县孙奉先亲兼书院监督 ,在院生员 32人。 所学书本有《诗》、《书》、《易》、《礼》、《春秋》、《四学衍义》、《性理大全》、《文章正宗》、《古文渊鉴》、《资治通鉴纲目》等。以师授生自学习之。敬学书院。 明万历十七年 ( 1589年 ) ,安定 (今子长 )知县王光祖在县署安定故城创建“敬学书院” ,崇祯年间废。清雍正十一年 ( 1733年 ) ,知县董三锡重新在安定文庙东城角创办“汾川书院”。 乾隆十年 ( 1745年 ) ,知县高士超在瓦窑堡创办“文山书院”。书院院址时有废圯。道光十一年 ( 1831年 ) ,署县事傅德谦在安定文庙南建“笔锋书院”。同治八年 ( 1869年 ) ,绥德知州龙锡庆在瓦窑堡龙虎山麓建“正谊书院”。 清末 ,安定故城再设 "文庙书院 "。 光绪二十九年 ( 1903年 )废书院 ,改建高等小学。定汤书院。 创建于城内的早年甘泉书院命名为“定汤书院”,创始年及创建人不详。回民起义后 ,书院遭毁。清光绪元年 ( 1875) ,省府拨银 300两 ,知县王有容捐银 50两 ,另筹银 300两 ,复建书院。 光绪十五年( 1889)知县欧炳林又捐俸银百两续修书院。光绪二十年 ( 1898)戊戌变法之后 ,废书院 ,改建高等小学。雕阴书院。 明弘治年间 ( 1488- 1506) 洲 (现富县 )知洲王彦奇改西山寺庙为书院 ,故命名为“西山书院”。 继任知洲戈牧于洲城孔庙右侧建讲堂、房舍 28间 ,名曰丽泽所 ,为书院学士肄业之住地。清乾隆二十七年 ( 1762) , 洲分防黄龙山洲同谢芳琪 ,主持创建“龙山书院”。 清乾隆四十四年 ( 1779) ,知洲吴 龙于城南西侧创建“雕阴书院” ,书院有讲堂五间 ,书舍十二间 ,上房四间 ,耳房六间 ,大门三座 ,膳房三间 ,共计三十一间 (座 )。“雕阴书院”因该洲直辖地有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大将龙贾所建造的雕阴城邑 (今茶坊镇黄甫店村南西侧 ) ,故将书院命名之。 “雕阴书院”藏书有室 ,习射有圃。 且有名师讲学 ,学风严谨 , 洲及所辖洛川、黄陵中部、宜君等县均有生员入院就读 ,是当时陕北比较有名的书院。清道光元年 ( 1821) ,洛河暴涨 ,洪水溢入洲城 ,冲塌“雕阴书院”房舍二十多间。 道光二年 ( 1822) ,知洲杨名 捐资拨款 ,重新修建 ,除恢复原有房舍外 ,又增间门楼一座 ,间亭一座 ,照壁一座和南北房舍十余间 ,使书院占地扩大 ,面貌一新。修复完工后 ,知洲杨名以“正心以正朝廷 ,正朝廷以正百官 ,正百官以正万民: 正者经也 ,经正则无邪”的理论上书省府 ,将“雕阴书院”更名为“经正书院”。桥山书院。 雍正十一年 ( 1733) ,黄陵将明朝洪武年间在城外东南山麓创建的中部儒学改为“桥山书院”(何人主持更改不详 )。 后经知县李永泰、杨必名、罗南英、丁瀚、恒亮、曹映斗等人多次主持重修 ,同治六年 ( 1867)毁于战火 ,光绪二年 ( 1876)邑令鲁 再次重修 ,书院方保持不殆。书院主持人初称院长 ,后更名山长 ,由知县聘任。本县举人贾子茂、蔡从占、张燮堂、拔贡张焕堂、贾云汉先后在书院任主讲。 光绪三十一年 ( 1905)改书院为黄陵县高等小学。时雨书院。 明代 (年份不详 ) ,保安 (今志丹 )知县唐理创建“时雨书院” ,供生员读书 ,兼充试期考场。崇祯末年 ( 1644)毁于兵燹。 清嘉庆二十四年 ( 1819) ,知县王行坊劝捐于城南兴修“永康书院”。 得钱千串 ,发商生息 ,岁得息钱一百八十千。续又积本一百千 ,岁得息钱十二千 ,房地等租并地方公项捐入书院 ,岁得钱约六十余千。 以此用于山长束修火食、生童膏火以及书院修补之资。同治六年 ( 1867)书院毁废。光绪元年( 1874) ,知县王道全重新修复“永康书院” ,建讲堂三楹 ,题曰“致道堂” ,后舍三楹 ,左右学舍各六间 ,大门一间 ,奎星石窑楼一座 ,修竣无人肄业 ,权作县署。
三、陕北历史上书院的作用
陕北历史上的书院不仅对地方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而且 ,从某种意义上讲 ,陕北书院也是陕北文化的一种形式。 由于陕北地处偏远的黄土高原 ,加上当时的交通极为不便 ,因此 ,外界的不良思想很少被传入。在这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制约下 ,陕北书院的教育作用得以充分显现 ,也正是如此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在陕北这块土地上得以发扬和光大 ,所以起步较晚的陕北书院 ,在教育、传播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陕北历史上的书院创建于宋代 ,兴盛于明清初期 ,到了清末年间 ,统治者担心各地的书院会传播反清的思想 ,逐诏令严禁 ,并逐渐被废或改建为当地的学校。 虽然教育和学习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但是陕北书院所传播的文化和精神并没有中断。从陕北第一个书院创始人范仲淹先生“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民族思想 ,到近代的“国家有难 ,匹夫有责” ,陕北人民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陕北书院的文化和精神也逐渐成为今天陕北文化的一部分。追述陕北历史上的书院的创建及其相关资料 ,对研究陕北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选自:赵玉光,文玉萍,李小红.陕北历史上的书院[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