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俗 - 生活禁忌 - 禁忌与文化观
禁忌与文化观

生活禁忌     加入时间:2019/6/23 18:53:45     微信公众号:陕北历史文化

  禁忌与文化观

我这里说的文化观其实就是文化价值观,就是在陕北人看来文化是什么,学习和掌握文化有什么意义。我这里说的陕北人的文化价值观其实就是我的长辈的文化价值观。

我的小学是在宜川的一个农村上的,这个小学民国时候就有了,历史蛮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是在一座关帝庙的大殿里上课,大殿的对面是戏台,在大殿和戏台的两侧新盖了两排教室和教师的宿舍,用宜川话说这些宿舍是“号子”,后来我到南京的贡院考场参观才知道什么是“号子”,原来贡生考试的小屋就叫“号子”,现在的俗话把监牢叫“号子”。想起这些就觉得宜川百姓就是有文化,他们管我们的老师都叫“先生”或“洋先生”,管教书的老师叫“洋先生”以区别于农村的账房管事先生,这足以见农村人对知识的崇拜。

上大学后,我在一所很有传统文化氛围的学校上学,当时在这所名校称得上“先生”的人寥寥无几,要么是资望不高,要么是胡须不长。几位在旧社会过来的老人,被民国时期的大学聘为教授,同时也是某个学科的开山鼻祖或泰斗级人物,人们才尊称其为“先生”,一般人是不配叫“先生”的,宜川人在这点上与文化发达的地区是接轨的。

百姓对学校生活更是充满敬意,农村妇女可以到村头老槐树下拉话、做针线活,但绝不能到学校拉话。尽管学校没有院墙,而且学校里面有大树,有石凳,也有戏台子,但村里的妇女是不去学校的。有一谚语说:“厨房书房不是闲人去的地方。”这就是大家普遍遵守的禁忌,谚语还说:“法院书院闲人少串。”这个俗谚把人们对法院的敬畏和对书院的敬畏等同起来。



“斗大的字不识半升,少打学校胡骚情”,“不识字真可怜,拿起报纸颠倒看。”记得小时候,农村的家长对孩子管教很严,多少有点像贾政管宝玉,动不动就要警告:“仔细你的皮!”农活没干好,不听话,家长经常用鞭子教训小孩,家长对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孩子就像树一样,要经常打,要么就长出邪枝了。我的娃就是你的娃,只管打!”家长中有许多人是文盲,唯有孩子读书时家长的权威才下降,家长不去打搅孩子,也不给孩子分配农活和家务,更不敢过问孩子的知识问题,孩子这时也就底气很足,可以短时间内不服从家长的管教了。这就是家长经常托付老师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的原因,孩子的管教权在学校范围内和知识领域只好委托给老师,但是他们认为管教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的方法可以奏效,知子莫若父,所以家长允许老师体罚自己的孩子,“孩子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孩子属核桃,要砸着吃呢!”

在孩子学习时,家庭伦理似乎有些颠倒,但是这是我们的传统,古代读书人的地位就很高,凡取得功名的人,在大堂之上是可以不跪的,县令也不能让秀才、举人下跪,免得有人说他“有辱斯文”。古籍是文人编的,文人觉得怀才不遇,抱怨社会不公,就贬低自己来证明君主“有眼无珠”,“当权者昏庸无能”。:颇有点像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启蒙先驱,他们认为法国就是这样一个社会,真理遭到禁斥,天才遭到排挤,愚昧受到尊敬,放荡受到追捧,文人自贬为狂人疯子。好在法国启蒙运动结束后,法国人都没有把大文豪们自贬的话当真,只有我们国人把宋明的酸儒的话当成“事实”,其实是完全上了他们 “当”。

在当时的陕北农村,田间地头和锅台、炕台是农村妇女的领地,在这些  一打地方她们很自信,对天上地下、古朝和当下社会大“谝”一通,而在校园她们只好哑口无言,不随意进入学校是因为她们感到自卑,也是免得打扰孩子读书。当时的小学没有现在这样森严,放学以后社员可以到学校打篮球、聊天,平时如果不是召开社员大会,社员几乎是不踏进学校大门的。而如果学     校有什么修房、打墙的事,生产队的社员会积极支持,社员们都是义务出工。        



记得村子中古旧一点的砖窑上经常雕刻一些匾联文字,其中“耕读齐家”、“耕读世家”的字样最多。在我妻子的老家黄陵古老的砖窑上有一幅砖雕的对联是这样写的!“黎明唤儿耕春风,黄昏催童读青灯。”陕北人认为。庄稼人有吃有喝,就要送孩子读书。我的三爷爷经常教训我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我们翻烂书本都不见黄金屋,也看不到颜如玉。我的叔父们书读得不好,却使劲儿地教训我们:“少小不努力,就老大徒伤悲。”“早知书中有黄金,夜点明灯下苦心。”他们有时还讲,他们不是读书的料,就指望我们这些娃娃学文化改换门庭了。

“家有黄金顶房梁,不如送子进学堂。”孩子读书才有出息,“眼睛不亮到处上当,唯有读书,心明眼亮”。读书人就是比庄稼人好,“口说如风过,笔墨定山河”。人家为什么比自己好呢,就是读书、文化改变了命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富不离书,穷不离猪”。读书有文化,有文化可做官,做官可光宗耀祖,陕北人说:“但当个官,就转个弯弯。”

当官以后,家庭和个人的命运就会以此为契机发生转折。当一个睁眼瞎子是不行的,因为这样的人没有社会地位,不受人尊重。俗语说:“马瘦毛长屁股深,穷人说话没人听。”在我的叔叔辈里,大家的共识就是读书就能成为“公家人”,“当干部”,改变受苦人命运的希望就在于读书。他们的俗话多得令人害怕,谚说也说不完,道理讲也讲不完,现在我能理解他们,因为农村的活计太多,所以他们不能专心致志地读书。  
  
叔父们书读得一般,但是说起经验来一套一套的,一个叔父说:“你二大(二叔)说话是民间吹手吹唢呐,吹起来不照谱。”另一个叔父说:“你三大(三叔)是剧团吹唢呐的,吹起来一套接一套。”后来我发现,他们“吹牛”都来源于我的爷爷辈和他们的老师。有什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下文章一大套,就看你套的妙不妙”;还有什么“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笨鸟先飞,笨人早起”,“打破砂锅璺(问)到底。还问砂锅啥做的”。


甚至有些叔父还教会了我们四角号码字典的用法,珠算九归的打法,动不动就说“学会四七归,走遍天下不吃亏”。他们还会给我们秀一把珠算小技法“二秃子看梅花”,出点儿“三倒油葫芦”等智力题目考我们。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是他们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还应该在们这一代发扬光大。知识在他们看来也能使自己心明眼亮,比别人聪明,他已经变成了农村的新一代能人。在“农业学大寨”中,丈量土方,测绘工程靠他们,他们的文化观新旧参半,既顺应历史潮流,又没有放下历史包袱。        

我的奶奶和母亲这一类人,在农村不是学习文化的对象,她们中有些人上过识字班,有些人大字不识一个,她们对文化是多少有些敬畏的。她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敬惜字纸”,她们不准小孩儿乱扔写字的纸,不准将其折成纸飞机玩,更不准用写有人名的纸做手纸。奶奶说圣人造的字有灵性,谁辱没了字纸必定倒霉。字的神奇还在于神婆巫汉、道士、和尚写一道     灵符就能消灾避难,十分应验。

在祖先的牌上写上名讳,祖先就认得它,它就可以护佑后代。农村的中老年妇女对文化持一种敬畏的态度,虽然她们不能认识文化的真正含义,但是她们却以自己的方式在爱护着文化。我们小孩儿看完书后都不合上,她们马上说一定要合上,否则你母亲死后也合不上嘴,这多可怕啊,大家就会误以为你的老人还有事没有安顿好,你不孝顺你的老人要被大家控诉,这与死不瞑目是一个意思。其实这是警示小孩要爱惜书本, 与敬惜字纸是为节约纸笔的用意一样。小孩儿经常写半个字。她们说:“一字不  成,半辈受穷。”写字和做事一样要一气儿做完,有始有终,从而让孩子们养一种好习惯。她们的一些说法有点离奇,比如,吃焦馍馍认字快,用灯烛烤火,手就不会写字了。其用意一个是怕浪费粮食,一个是怕烧伤了孩子们的小手。        

在陕北人的诸多与文化有关的禁忌中,充满了对文化的敬畏,他们认为     文化是圣人创造的,有神奇的功能和效用,同时又可以改变个人与家庭的命运,所以文人应该受人尊敬,进而认为学校也应该受到人们的保护和尊重他们认为文化最现实的效用,就是让人们变得比别人更聪明,使其变成对社会更有用的人。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陕北历史文化
 
上一条:陕北防疫风俗
下一条:禁忌与防灾观念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电话:0911-2257618 邮编:716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正在备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