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开会时要求大家要着正装,于是大家不约而同地西装革履,什么时候西方人的正装成了我们的正装?而且颜色统一为藏蓝色, 我们的女同胞们更为难,西服套裙不好看,旗袍对身材的要求又太苛刻,无所适从,夏天穿长袖,冬天穿短裙。如果哪位代表穿一件中式服装或穿一套中山装使会被人视为便装人会,不正式,不严肃。在服饰文化上,我们并不自信,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我们的服饰文化,看看是否没有了西服就没有了正装,没有了旗袍就没有了礼服。
吃什么种什么,种什么用什么,这就是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陕北地区可以以延安为界分为南北两区,北边为半农半牧区,南边为农业区。北部由于气候的原因,不适宜棉花的生长,南部可以种棉花,甚至可以种桑养蚕。南部人用自己生产的棉花纺线织布,每年大人、小孩儿总有粗布衣服穿。他们完全是自给自足,自己纺线,自己缠线,自己浆线,自己织布,自己煮蓝染色,自己压平整理,自己缝纫。过去陕北的妇女,虽在自家家里生产服装,其实要掌握的技术非常复杂。有些手巧的妇女,将羊毛、蚕丝织成面料,缝做衣服,家人盖被子就盖这种羊毛被。在这些地区,妇女虽然不抛头露面,但是一家大小穿戴整齐,就可以证明妇女的贤良和聪慧。北部区由于不能种棉花,所以妇女大多数不会纺织印染,所穿衣服的面料都是从外地输入,用羊皮做成皮袄,用羊毛、羊绒装成棉衣,或者用羊毛擀成毡靴、毡帽,这样的服饰或许是元代遗留的东西。由于北部的百姓财力有限,面料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大多数庄户人家穿着较差。自产自销的羊皮、羊毛,要么直接加工成衣服,要么拿去交换面料。由于工艺落后,将羊皮加工成熟皮,这种农家自己加工的皮革非常脆弱,都没有棉布耐用。羊毛加工成毛线时,手工纺线速度较慢,陕北人称其为“慢拍子”线,这些线又粗又松散,不结实而且容易拉断。这就像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珍妮机纺的棉线一样,粗松且无韧性,织布时只能做经线不能做纬线的,所以英国人好长时间做不出纯棉布,直到后来发明了“骡机"(Mule)。陕北人比英国人好一些,他们就用这样的手工粗毛线,织出了纯羊毛的粗羊毛被面及大裳和斗篷用的面料。陕北北部不能种棉花和北部人不会纺织的技术,使得陕北北部人的穿着、服饰较南部相对简单。在陕北的南部,人们有种类繁多的服饰,如袍子、袄子、大裳、裙子、褂子、坎肩等。许多家庭的正装、便装、出门装束、在家常服等都有区别。南部人或多或少地会通过穿衣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富裕程度,北部人就没有这样的讲究,相对来说,在衣、食、住、行中,北部人更注重吃。用晚清翰林王培棻的话来说就是:“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丢,沙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裤腿宽而厚,破烂亦将就,毡片遮体被褥全没有,因此上把绫罗绸缎笔勾。”除去王培棻的嘲讽意味来看,总体而言,北部人不讲究穿着,当然榆林城的人又是陕北文化区城中的异类,他们讲究穿戴,讲究住宿。
在陕北服饰禁忌中,有些是从传统继承来的,与中原毫无二致。比如,隋唐以降,黄色被皇家垄断,穿着黄色的衣服就会被认为是僭礼越制,有造反的嫌疑。陕北人服饰的颜色多为土法染色,无论如何也染不出明黄,染不出皇家的颜色,在陕北除非有预谋的谋反,否则一般人家是不会违反这禁忌的。民间忌穿白色,白色是重孝在身的人穿的,父母死了,子女要穿孝三年,棉衣外再缝一层白粗布,鞋帽四周要缝上白布,白色是孝服专用色。对这一条禁忌延安南部农业区的人们遵守得较好,而北部地区的人们就变通了下风俗, 羊皮袄没有挂布面也是白色,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御寒保命的需要已经超过禁忌风俗,人们认为穿这样的皮袄不算犯禁忌,只要能够御寒就行。穿毡靴戴毡帽,也不算违规,所以一切从实用出发,陕北人没有拘泥于礼仪。还有一种服饰一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前,主要在延安北部的几个牧业发达的县区,这种服饰就是过水胎子。过水胎子是用羊毛擀制成薄毡,再把薄毡片缝在布料中间,毡片就是内胎,这样的衣服很脆很硬,穿起来行动不便,但是它能御寒防水,是冬天放牧人的专用服饰。陕北北部的人不忌讳穿白色的服装,冬天严寒的气候,成为人们破戒的主要原因。当然从历史来看,这一地区是北方游牧民族聚居地,游牧民族崇尚白色,白色是他们的财富--羊群, 白色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食品--乳酪, 白色的帐篷是他们温暖的家,蓝天白云是他们感到最惬意的气候,这种尚白的习俗影响了陕北人。有人说陕北人尚白,因为陕北人是“白狄”的后代。“白狄”是游牧民族甚至是狩猎民族,但是白狄可能是“百狄”, 而与白色没有多大关系。
过去的陕北,庄户人家自己染色,只能染蓝、黑、红、灰等色,于是,陕北人就形成了几个年龄段的人有固定的服饰颜色的习惯,老人以黑为主,年轻人以蓝色为主,小姑娘、小媳妇以红、蓝为主,中年人以灰、黑、蓝为主。色彩一般不可乱用,老太太穿一件红色衣服会被人视为老来俏、“老不正经”、轻佻放荡不守妇道,而这样打扮的人只有戏子或媒婆,这些是大家不齿的职业。孩子一般在12岁之前都穿亮色,这是符合孩子的天性的,12 岁之前小孩儿魂魄未全,经常要穿红色衣服辟邪防身。陕北人忌讳戴绿帽子,这与全国各地的习俗一样,因为从宋朝以来这就是从事贱业人所戴的颜色,自然一般人家不会佩戴,这里不再赘述。
衣服不可反穿,不可纽扣向后扣,因为只有孝服才是在后边扣纽扣,平时这样穿着有诅咒老人死亡的嫌疑。而与陕北临近的宁夏人并没有此禁忌,女人在大街上反穿衣服,骑车面过,只是为了防风取暖。衣服的衣襟不可做反了,不能左衽,披发左衽会被视为野蛮人。只有小孩儿因为难以成活,大人才会有意把衣服做成左衽,因为这样恶鬼要抓小孩子时,找不到入口,小孩子便得以话命。男人代表阳。女人代表阴,男人单扣子,女人双扣子,这不能搞错,男女有别,男人不穿女人衣,穿上就会失去用刚之气,变成二妷子。女人也不穿男人服装,大概是害伯有肌肤之亲有怀孕的可能,同时也是害怕女人的不洁沾染到衣服上,有人把女人的内衣悬挂在墙上用于辟邪。女人经过这里,就等于从女人胯下经过,这是会,给人带来霉运和晦气的。这些讲究不仅仅是陕北有,全国很多其他地区也有此说法,在鸦片战争和义和团运动中,有些人就高悬女人内衣,用以制服洋人的奇技淫巧——洋枪洋炮,所谓的以邪制邪,结果不用多说。
对陕北人来说,最重要的服饰是,保护头部和肚子的服饰,男人带一个羊肚子手巾,女人带一个软帽。保护肚子的服饰,就是肚兜,男女都穿,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陕北女人将肚兜外穿,变成了像围裙一样的装饰性服装,也许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也许更早一些。
陕北南部的几个县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人们认为“穿衣吃饭量家当”,穿衣是对家庭财富和地位的体现,所以这些地方的人们的常服与出门社交时穿的衣服是不一样的,出门时穿一身较新较体面的衣服,有时一身出门衣服一穿就是十余年,而这些衣服也可能是结婚时娘家陪嫁的或自己积攒的。这身衣服也可能是结婚时娘家陪嫁的或自己积攒的。这身衣服远远超过其自家的生活水平,如20世纪70年代,农村妇女赶集时穿一身丝绸衣服或者毛哗叽裤子,回村时就脱掉了,平常的旧衣服出村时放在村外,挂在一个圪崂的树上。在“农业学大寨"的时代,陕北南部各县的村民赶集也是穿戴一新,很有点争奇斗艳的味道。
陕北人有常服和出门做客的衣服之分,也有礼服,礼服是在重大场合和仪式上穿的,有钱人家结婚时定制一套礼服,凤冠霞帔,像明代的宫廷服饰。穷人家则互相借用礼服,有时全村仅有几套。遇有红白喜事,村中的几个扮演重要角色的人便要穿礼服,一个是礼生,一个是主事女人。一到此时,村中男女老少一半是看礼服,一半是看表演。男装为长袍马褂、礼帽、石头眼镜,长袍是丝绸质地,像古装电影中的人物。女的礼服有点儿看不懂,似乎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有点儿战裙的样子。绸缎的衫裙上红下兰,描龙绣凤,裙是百褶的,但从中间分成两片,如果骑在马上,两片刚好盖住双腿,因为过去的人们认为尽管穿着裤子,露出腿也是很难看的。这样的裙装就是边疆民族的战裙样式。农村的老太太们保持着古代人的衣着风俗,老年人穿着中式长袄,长度要过膝,这样才会不失礼仪。
从服饰的禁忌中,我们可以窥探陕北人的审美观。一切官家礼法在陕北都没有用,因为陕北的生活条件不足以挑战封建礼法,陕北人的审美就是实用、方便。染蓝染黑最方便,大多数人都穿蓝色或黑色衣服,蓝黑色稳重,蓝黑色耐脏,这是天然的庄稼人的色彩。直到我们这一代,家长还在用“丽化蓝”、“丽化青”给我们染衣服,煮染出来的是蓝颜色和黑颜色的,由于自家的技术不过关,衣服褪色伴随着衣服穿着的整个过程。在服饰禁忌中,陕北人也善于变通,忌讳白色,但白色的老羊皮袄、毡靴毡帽、毡衣毡裤既保暖又防雨雪,陕北人并不忌讳。夏天人们穿白色衬衫和白色背心也没有受到禁止,甚至妇女为了防尘,头戴白帕白帽,男人头戴羊肚子手巾,都不在禁忌之列。陕北南部人将常服与出门服饰分开,将常服与过节服饰分开,将正式场合的礼服与常服分开,这足见他们重视礼仪的程度。陕北人平日很朴实,节庆的正规性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而随心所欲、 不拘小节又是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或者说就是少数民族遗风的孑遗。他们身上多少会有党项、羌人,金人、蒙古族人等的做派。
作者简介:张小兵,男,汉族,陕西宜川县人,延安大学历史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