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俗 - 民间信仰 - 陕北文化风格及其当代价值
陕北文化风格及其当代价值

民间信仰     加入时间:2023/6/30 16:23:59     人民论坛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赵 东 苏 娜

 陕北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华夏文化的源头之一,在经历了秦至明清以及近代资产阶级思想解放启蒙运动等漫长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与发展后,陕北以其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经济政治因素积淀、创造,逐渐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陕北文化风格。研究陕北区域文化风格对于认识区域文化特殊性和中华整体文化普同性,促进陕北区域经济建设、推进陕北民间文化继承与创新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价值。

 
陕北文化及其风格
 
陕北,位于河套以南的生态脆弱区,特指包括延安市在内的13个区县及榆林市的13个区县的行政区域,境内因历史上自然气候整体干冷和长期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沙化,从而形成陕北黄土高原特有的“千沟万壑”的自然地貌景观。从文化区域的角度看,由于民族与历史的变迁,陕北文化区域是一个不断动态变化和具有模糊边缘的概念,这个意义上陕北是指北至鄂尔多斯高原,南接关中,东尽黄河,西临六盘山东麓的黄土高原,它不仅是中国东西部的结合处,还是黄河黄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明的融合处。①陕北黄土高原各族人民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和长期的文化融合氛围中,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心理状态、伦理规范与物质财富的一个完整体系,并从陕北文化的发展渊源、民俗民风、生产生活环境、语言现象和由此形成的陕北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等方面彰显着陕北文化风格。
 
陕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陕北地区拥有产生远古人类文明及夏文化的客观自然条件,这可以从当地的传说口碑、史书典籍记载和文物考古实物得到充分的印证。陕北古代是个水草肥美,宜牧亦农的地方,草原、森林等植被覆盖率高。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上郡之地,畜牧为天下绕。”汉武帝时期六大养马场之一—天苑马场就在今天的神木县境内。油坊头等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大量兽类化石,无定河、延河等流域一带和长城沿线的新时期时代的遗址中众多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掘,以及新时期时代孢粉数据分析资料体现出远古时代陕北地区亚热带和暖温的地理气候特点,这种自然地理气候适宜农牧生产和人类早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据考证夏文化就诞生于此,《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便利。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沿梁及岐。”原陕西延川县的禹居村以“禹居”命名,宜川县阁楼乡衣锦村禹王庙的修建,以及陕西地区丧葬仪式中的“炝葬”是夏后氏“堲周”葬俗文化的沿用与体现。如果说以上一些传说不足以说明陕北是夏文化的发祥地,那么陕北大量的古代文物遗址的发掘就有力的说明了这点。在1987年至1988年的延安地区大规模文物普查中,共发现诸如古村落遗址、古城遗址、关塞遗址、古墓、古石窟等2956处古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充分说明古代的陕北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汉族与匈奴等北方少数民族经济贸易、精神文化等充分交流与融合的区域。
 
陕北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形成与保留了陕北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在体现远古时期陕北人的生存与哲学思想的同时,传承和创造了陕北民间民俗艺术。诸如:陕北的延安五鼓即安塞腰鼓、志丹扇鼓、宜川胸骨、洛川蹩鼓、黄龙猎鼓的豪迈奔放体现出陕北人坦荡、憨厚、豁达、朴实务实但又不失浪漫的人生态度与性格特征;剪纸中抓阄娃娃、娃娃双鱼的剪纸纹样体现和传达了远古时期陕北人的阴阳哲学思想和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观、宇宙观,是陕北古文化原始性和历史延续性的体现;而陕北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在窗户、炕头上贴的以红色为底色的剪纸、窗花中诸如“鲤鱼跳龙门”、“送子观音”、寿桃仙鹤”人窗户、炕头上贴的剪纸、窗花等追求欢快、祥和、圆融的纹样则是陕北人功利世俗、注重当下性情感的生动写照;民歌也生动鲜明的表现了陕北人真实、质朴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绥德的炕头石狮子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研究陕北民俗、陕北历史和陕北文学等有着重要的价值②。
 
陕北沟壑纵横、干旱少雨、风沙寒潮的区域地理环境在促进陕北古代文化积淀与保留的同时造就了陕北人吃苦耐劳、安贫乐道又有些悲苦与矛盾的“黄土精神”,这在陕北人的日常饮食居住与陕北文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历史上,陕北距离古长安较近,受传统文化和传统礼仪规范的浸染较持久深远,同时陕北较为封闭、落后、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活条件又使得在表现陕北历史、现实与未来的陕北文学中体现出特有的、厚重的黄土地精神。
 
崇文崇理,尚实尚武的精神。陕北人自尊、自强、自在的生活态度与陕北崇文崇礼、尚实尚武的文化风格是分不开的。自远古到商周、秦汉魏晋以及唐宋、明末清初,陕北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使得该地区一直战乱不断,体现出鲜明的军事文化色彩。秦时在今河套及榆林北部建四十四县、设上郡,并派扶苏、蒙恬统兵三十万驻守屯田戊边,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西汉卫青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书·武帝》记载),东汉时期陕北农牧业随着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强弱而交替成为发展的重点,陕北游牧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在不断的相互融合中酝酿与奠定了陕北文化的产生、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与西夏长期混战,频繁的民族迁移及匈奴与汉族杂居,使得汉化与胡化并行,佛教在陕北的盛行使汉族和匈奴逐渐淡去了原本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等民族色彩,经历百余年的融合最终实现彻底的同化。
 
战国秦、隋、明长城等古代防御工事、宋代沈括、范仲淹在陕北驻军设寨的遗迹和李自成的陕北行宫,以及陕北各地的烽火台、军事古堡、关隘、墩堡、驿道、兵站和至今仍以堡、寨、屯、驿命名的乡村无不体现出陕北自古以来重要的军事战略位置,从中也道明了形成陕北人吃苦耐劳、骁勇智慧、忠烈豪爽、坚毅尚武的群体性格特点的历史原因,以及陕北文化中奋发图强、自强不息、尚武劲勇之风的由来。
 
近代,在错综复杂的蒙汉历史和清末民初帝国主义干涉下的蒙汉民族矛盾激发下,陕北成为了辛亥革命的早发地和近代启蒙思想的策源地以及中国革命的摇篮。《秦陇》、《夏声》对于外国经济学家的介绍以及对于国民发奋图强的呼唤充分体现了陕北人“崇文崇理,尚实尚武”的理念,榆林张季鸾、张崇基、张炽章、杨铭源等仁人志士就是近代陕北启蒙思想及关中与陕北复兴先驱们的优秀代表。
 
正是古代陕北军事文化的积淀与近代陕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文化的孕育,才养育了现代中国革命,培育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诞生了“延安精神”、“圣地文化”,并且使“延安精神”超越地域与时空,至今仍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显著的竞争力和鲜明的时代性。
 
开放多元包容。历史上对陕北文化多元性、开放性与包容性影响较早、较为深远的当从秦直道的修建开始。公元前212年,秦国将领蒙恬历时两年半修筑的秦直道跨越今陕西、甘肃、内蒙古,途经今天的24个市县80余乡,辐射今山西、河南、宁夏、四川等地,秦直道的修建是中原经济与草原游牧民族经济往来的通道,是草原文化和佛教东渐的重要渠道,是连接中西方经济、交通以及文化交流发展的“丝绸之路”,它的修筑对于巩固秦朝的北部边疆和以后各朝代中央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秦直道沿线发掘的大量秦、汉、隋、唐、宋等大量的齐家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等大量人类活动遗迹就是包括陕北一带在内的沿线区域对外交流、民族融合的有利实证。
 
由于屯兵、移民、民族迁移等多重原因,陕北自古以来就处于多民族融合的境遇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陕北人的饮食起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等。西汉时期,苜蓿等作物自秦直道从西域传至中原,荞面坨坨、手抓羊肉、奶茶、奶酪等具有鲜明蒙古族特色的风味小吃以及陕北人喜用生葱、大蒜、韭菜等调味品,喜食羊肉、鸡肉等传统肉食与契丹、女真以及后满族人的饮食习惯有关③。
 
陕北人“尚白”的穿衣习俗与古代曾在这里生活的戎狄族和自唐中期至宋大夏国统治陕北近500年的党项羌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有关。陕北长城沿线出土的匈奴以及西夏国时期的大量文物和至今陕北妇女制作的具有异域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佛教自秦以来经直道传入陕北,对陕北人豁达、务实的人生观、朴素的小农经济意识以及忠义、果敢、坦荡的民族精神和道德准则的修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榆林地区现存的许多佛塔、寺庙、石窟碑刻,颇具西域风格,当地众多的庙宇、道观等都是陕北儒、释、道文化交融的实证说明。
 
陕北文化的当代价值
 
研究陕北文化风格对于厘清中华文明发展脉络、民族融合规律、轨迹具有现实意义。探寻、研究陕北历史文化对于研究解决华夏文明的发源,黄河中下游地区石器时代以及陕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序列的断代、类型、分期与特点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分析影响陕北文化形成的各时期的地质地貌及生态环境形成原因,对于探索陕北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实行可持续生态发展具有良好的历史借鉴意义。通过研究陕北文化对于陕北人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的影响,对于反思陕北文学创作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外来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的出路与建构起到了有益的启示作用。
 
在探寻陕北各族人民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有利于理清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交流的历史轨迹。在认识陕北重要军事战略地位的过程中对于了解陕北城乡聚落格局形成的缘由及整理、考证、保护古代军事遗迹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实物依据。在探寻陕北古代军事文化对于继承与创新陕北民间舞蹈、剪纸等民间艺术提供了创作素材与精神感召。通过探寻与整理陕北崇文崇理、尚实尚武的文化风格,思考、摸索、利用和开发陕北军事及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陕北旅游经济,创新与传承陕北民间文化,正是研究陕北文化风格及其当代价值之所在。
 
研究陕北文化风格对于继承、创新陕北民间艺术具有现实指导价值。“每一种文化的研究都是对当地某一经济、政治发展问题的回答与解释,否则就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与价值”④,研究陕北文化风格对于当前陕北经济发展,特别是由陕北民间艺术带动陕北经济发展的启示,正是当前研究陕北文化风格的价值之所在。
 
一方面,当前陕北民间艺术发展遭遇瓶颈。近年来,在文化多样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中,陕北一些传统民间艺术赖以存续的基础遭到破坏,失去了其接受群体和生存土壤,导致意外的枯萎、干瘪。当前,因受西方艺术及现代化进程中的不良影响,陕北民间艺术遭到漠视、割裂甚至被曲解的命运,这种对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的迷失,对陕北民间文化尊重与关怀的缺失使得国人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丧失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最终导致民族文化之根的枯萎和破败,这是我们进行陕北民间艺术创新与传承的时代背景。
 
另一方面,如何继承与创新陕北民间艺术?理论与实践证明,由民间艺术折射出的文化危机问题与割裂民间艺术和民间生活之间的原初联系有直接关系。因此陕北民间艺术的创新与传承就不得不重新审视陕北民间艺术特点及其与民俗生活的关系。
 
陕北民间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是生活与劳动实践积累、浓缩、表现与提升的群体性综合智慧,是将大众的生活态度、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审美与感受等生活气息以特有的表现手段在特定的区域和自然条件下展现并传承下来,具有当下性、世俗功利性的特点。只有置身于民间生活才能体验、领会民间艺术的丰满意义,这既是陕北民间艺术努力的目标,也是陕北民间艺术创新与传承之根本。
 
笔者认为,陕北民间艺术要实现由遗产向资源的转变,焕发出新的生机,首先是要将陕北民间艺术传承人和文化语境与陕北民间文化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谈得上民间艺术的创新与传承。可从三个方面尝试:一是关怀、保护陕北民间艺术传人,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需要,确立民间艺术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对民间艺人技能技艺的掌握、生活状况以及基本情况进行普查建档;培养他们的创作素养与文化理念,扩大他们的艺术视野,同时对陕北民间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反哺给予相应的资助,为他们搭建更为广阔的艺术创作平台。
 
二是保护陕北民间艺术传承载体与媒介。挖掘、收集、整理、建立陕北民间艺术遗产目录,利用实物收集、文字记录、数字化文献资料等多种形式对陕北优秀民间艺术项目、传人、名作、绝技等进行原貌保存,对陕北民间艺术信息资源进行发布、报导与更新,建立陕北民间艺术人才库、民间艺术项目库,积极鼓励将陕北民间艺术引进全民教育课程,增强民众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文化自觉。通过民间艺术文化站、文化生态博物馆等途径使大众融入民间民俗生活中,营造出延伸、扩展与深化大众群体进行民间艺术创造与传承的环境。
 
三是开发与寻求陕北民间艺术生存土壤和社会市场。利用民俗民间艺术节、传统民间体育运动会、民俗民间商贸洽谈会以及民间传统节令等活动挖掘民间艺术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又适于现代社会的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医药产业、旅游产业等,使更多积极健康的民间艺术文化产品及服务惠及大众群体。
 
结语
 
历史上的陕北曾是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是华夏文明诞生并发展的地方之一,是各民族融合、繁衍的聚居地,是孕育中国革命的摇篮。如今的陕北则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地区,相信陕北特殊的文化风格必将在今后的区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上一条:陕北信仰民俗探析
下一条:已经没有了
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联系电话:0911-2257618 邮编:716000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Netscape6.0、IE5.0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正在备案中